:::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華簡〈繫年〉「楚文王以啟于漢陽」析論
書刊名: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作者:魏棟
作者(外文):Wei, Do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5
頁次:頁87-112
主題關鍵詞:清華簡繫年楚文王漢陽Tsinghua bamboo manuscriptsXinianKing Wen of ChuHanya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董珊(2012)。救秦戎銅器群的解釋。江漢考古,2012(3),87-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浩(1983)。從蔡、鄭「懼楚」看楚人北進中原的時間。武漢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2),5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運環(2015)。清華簡《繫年》前四章發微。出土文獻,7,90-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薇(2010)。「漢陽諸姬」:基於地理學的證偽。歷史地理,24,231-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東晨、楊建國(1997)。「漢陽諸姬」國史述考。學術月刊,1997(8),8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魏棟(2016)。隨州文峰塔曾侯與墓A組編鐘銘文拾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6(9),5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魏棟(2013)。清華簡《繫年》「周亡王九年」及兩周之際相關問題新探。楚簡楚文化與先秦歷史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09-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詩銘(1980)。中國歷史紀年表。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運環(2011)。出土文獻與楚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昌平(2009)。曾國青銅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玄、孔穎達、龔抗雲、王文錦(2000)。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不韋、陳奇猷(2002)。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寬(2003)。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201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浩(1989)。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預(1988)。春秋經傳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楚文化研究會(2005)。楚文化研究論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顧頡剛、王煦華(2006)。未刊本春秋地名考。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光勝(2015)。清華簡《繫年》與《竹書紀年》比較研究。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正明(2010)。楚史。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徐少華(1994)。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黃德寬(201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魏棟。《呂氏春秋.行論》「舍諸侯於漢陽」獻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戰國簡讀書小組(20111229)。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繫年》書後,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6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子居(20130619)。清華簡《繫年》1-4章解析,http://www.ica.org.cn/nlb/content_391_1849.h。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子居(20120405)。清華簡《楚居》解析,http://www.doc88.com/p-683307372290.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運環(2005)。西周楚國落後說相關史料辯證。楚文化研究論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運環(2016)。清華簡《繫年》楚文王史事考論。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李學勤先生八十壽誕紀念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易本烺(1936)。春秋楚地答問。春秋左氏傳地名補注(及其他一種)。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