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代陶藝動物研究初探:以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天堂燈座〉為例
書刊名:史物論壇
作者:陳玟吟
作者(外文):Chen, Wen-yin
出版日期:2018
卷期:23
頁次:頁105-124
主題關鍵詞:陶藝動物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天堂燈座漢代明器Ceramic animalsRoyal Ontario MuseumBase of paradise lampHan Dynasty funerary wa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高莉芬(20110600)。九尾狐:漢畫像西王母配屬動物圖像及其象徵考察。政大中文學報,15,57-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俞方潔(2016)。西王母神話形象演變的隱喻--兼論搖錢樹中西王母圖像。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紅莉(2010)。漢畫像石「馴象圖」試考。考古與文物,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玲(2007)。漢畫像石中神話動物被神化及消失原因探悉。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劍麗(2003)。南陽和畫像石動物形象的文化意蘊。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辰(2011)。略論漢代的麒麟形象。中原文物,20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梅珍生(2005)。論禮器的文化意義與哲學意義。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淵(2004)。明器文化初探。成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石寧(2009)。漢陽陵博物館藏陶俑概述。文博,20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平平(2013)。長沙漢墓隨葬動物形象的「器物觀念」。南方文物,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雅峰(2008)。南陽麒麟崗漢畫像石墓。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澤厚(2007)。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燦江(2003)。燈具。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巫鴻(2016)。禮儀中的美術。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松、Howard, Angela Falco、陳雲倩(2003)。中國古代雕塑。北京:外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Ruitenbeek, Klaas(2002)。Chinese Shadows: Stone Reliefs, Rubbings, and Related Works of Art from the Han Dynasty (206 BC-AD 220) in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Royal Ontario Museu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彥堂(2014)。葬儀的移植:對漢代陶俑功能的另一種詮釋。漢代西域考古與漢文化。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土有(1991)。曉望洞天福地--中國的神仙和神仙信仰。陜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成耆仁(1998)。古代俑的發展與演變--以漢唐俑為研究對象。中國古代陶俑研究特展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