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匿名審稿制度下編輯的職能和作用
書刊名:澳門理工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高超群王姣娜
作者(外文):Gao, ChaoqunWang, Jiaona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2:3=75
頁次:頁125-136+206
主題關鍵詞:匿名審稿制度編輯職能同行評議編輯主體性Anonymous peer reviewRole of editorsEditors' subjectiv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顏帥(1994)。論學術期刊編輯學者化。編輯學報,1994(4),229-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劍(2018)。如影隨形:四十年來學術期刊編輯的身份焦慮--1978-2017年學術期刊史的一個側面。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1-35+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重躍(20161000)。怎麼檢驗學術論文的內在質量--“概念衡文法”初探。澳門理工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19(4)=64,103-113+2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記松(2015)。匿名審稿制下的編輯與作者關係--以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為中心。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15(1),152-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ldwin, Melinda、姬揚(2017)。同行評議小史。物理,2017(2),103-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志偉(2016)。我國社科學術期刊學術建設的狀況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6(2),150-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賀聖遂(2007)。關於編輯職能演變的思考。中國編輯,2007(1),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生文(2017)。話語基調下的學術期刊編輯兩面性研究。中國編輯,2017(11),15-2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闖(2011)。編輯主體意識與編輯職能轉型。中國編輯,2011(5),27-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祖德(2002)。現代學報編輯職能簡論。渝州大學學報,2002(6),124-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凱(2005)。試論學術期刊編輯培養作者的職能。學報編輯論叢,13,212-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顧凱、鄒栩(2012)。數字出版環境下科技期刊編輯職能、工作方式轉變及自我調整策略。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2(3),499-5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mietowicz, Zosia(2008)。Double blind peer reviews are fairer and more objective, say academics。BMJ,336(7638),241。  new window
14.劉瑞明、趙仁傑(2017)。匿名審稿制度推動了中國的經濟學進步嗎?--基於雙重差分方法的研究。經濟學(季刊),2017(1),173-2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包偉民(2018)。“專家”們可靠嗎?。近代史研究,2018(5),8-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金錚(2018)。專家匿名審稿的正負博弈。近代史研究,2018(5),17-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馬敏(2018)。匿名審稿關鍵在尋獲真正的“專家”。近代史研究,2018(5),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羅志田(2018)。專家審稿制下堅持學術刊物的主體性。近代史研究,2018(5),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015)。當今科技出版的革命:ScienceOpen雜誌。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6(9),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忠文(2018)。匿名審稿制度下編輯部的主導作用無可替代。近代史研究,2018(5),2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伯重(20190100)。學術創新:根治“學術垃圾”痼疾之方--以歷史研究為中心。澳門理工學報. 人文社會科學版,22(1)=73,118-129+2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柯錦華(20130712)。學術期刊編輯三境界:從旁觀者到引領者,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寒易(2015)。頂級期刊編輯承認“同行評議沒有用”,誰來給科學把好關?,https://www.vox.com/2015/12/7/9865086/peer⁃review⁃science⁃prob⁃lems。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宗焜(2018)。八十年代〈經濟研究〉編輯瑣記。我與〈經濟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