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探析《西廂記》中崔鶯鶯的阿尼瑪斯原型及形塑其形象的文化因素
書刊名:問學
作者:王仁穎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3
頁次:頁103-126
主題關鍵詞:西廂記崔鶯鶯榮格原型阿尼瑪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劉芳(2013)。榮格「原型」概念新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海燕(1994)。喜劇性和理性精神的崛起--元曲形式、內容的底蘊。中國韻文學刊,19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世瑜(1996)。中國古代婦女家庭地位芻議--從考察「三從」之道切入。婦女研究論叢,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斌(2000)。《西廂記》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牆文化原型比較。社科縱橫,200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鐘翠紅(2006)。《女誡》之女性觀透視及其歷史意義。中華女子學院學報,1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小靜(2008)。《西廂記》劇本女性人物及主題的原型探密。安徽文學,20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畢青(2008)。試用榮格「阿尼姆斯」原型理論探究《女扮男裝求學記》中燕特爾的行為。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志豔(2010)。元代文人地位變遷與元雜劇中女性意識的突顯。荊楚理工學院學報,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淼(2010)。元代戲曲中女性地位淺析。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宗毅(2011)。《西廂記》鑑賞筆記之三。藝見學刊,20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丹(2011)。論榮格原型批評理論。今日科苑,20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文明(2012)。淺議元代文人地位變遷與元雜劇繁盛之間的關係。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玉能(2013)。論榮格對深層審美心理學的開拓。江漢學術,3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娟娟(2015)。論榮格分析心理學中人的自性化發展。社會心理科學,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雪琪(2015)。阿尼姆斯原型視角觀照下的《愛瑪》主要女性人物。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3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申利鋒(2010)。榮格原型批評理論述論。湖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劍虹(2003)。元代婦女的社會經濟地位(碩士論文)。河北師範大學,河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向倩(2012)。榮格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原型理論--基於性別批評視角的研究(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廣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研(2014)。從元代戲曲中的女性角色看元代社會的女性命運(碩士論文)。上海戲劇學院,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Jung, Carl G.、李德榮(2003)。榮格性格哲學。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ordham, Frieda、劉韻涵(1988)。榮格心理學導論。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利慧(2009)。神話與神話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榮格、馮川(1997)。榮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卡爾文.S.霍爾、沃農.J.諾德拜、張月(1987)。榮格心理學綱要。濟南:黃河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河合隼雄、趙仲明(2016)。童話心理學。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Jung, Carl G.、馮川、蘇克(1987)。心理學與文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實甫、王季思(2005)。西廂記。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埃裡希.弗洛姆、黃頌傑(1989)。人性.社會.拯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榮格、劉國彬、楊德友(2009)。榮格自傳。瑞士: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樹華、蘇子建(2010)。西方傳統文學研究方法.神話原型批評。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栩鈺、林宗毅(2010)。2010春.百家講藝。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舒憲(2011)。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國維、曾永義(2012)。宋元戲曲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涂鴻(2012)。中國當代民族文學的現代性構建。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阿蘭.鄧迪斯、朝戈金、伊尹、金澤、蒙梓(1994)。西方神話學論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童慶炳(1994)。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賈仲明(1982)。錄鬼簿。錄鬼簿新校注。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