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梅毒書寫中的中國意象
書刊名:警察通識叢刊
作者:唐毓麗
出版日期:2020
卷期:12
頁次:頁66-93
主題關鍵詞:梅毒梅毒書寫疾病書寫疾病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蔡振家(20061000)。疾病與作曲:以Smetana、Wolf、Schubert的梅毒為例。臺灣音樂研究,3,91-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翼(2007)。疼痛的鄉村,疼痛的寫作:閻連科創作中的「疾病」意象解析。小說評論,2007(5),68-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予霞(2003)。西方文學中的疾病與恐懼。外國文學研究,2003(6),141-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冬梅(2008)。性病隱喻與兩性身體敘事:中國現代文學中的「性病」意象探析。湖北民族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6(1),113-116+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鳳高(2014)。莎劇中的梅毒描寫。書屋,2014(1),72-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錫民(1993)。西方文學與疾病。廣西師範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1),5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汪注(2008)。魯迅與「疾病文化」的終生糾結。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9(9),35-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紅震(2007)。指向崇高意旨的身體獻呈:《我在霞村的時候》革命倫理解讀。名作欣賞,2007(22),44-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曉華(2008)。醫學與政治的雙重變奏:論解放區文學的疾病書寫。中國文學研究,2008(3),95-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麗榮(2009)。入世禁欲、資本主義精神與梅毒。讀書,2009(11),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亞平(2010)。中國梅毒「低調」復燃。政府法制,2010(21),34-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百慶(1999)。中國城市早期現代化過程中的娼妓問題。史學月刊,1999(1),100-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立亞(2009)。從基督教思想看易卜生《群鬼》中的原罪遺傳(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崇科(2009)。身體意識形態。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學文(1989)。中國封建晚期的商品經濟。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甯應斌(2004)。性工作與現代性。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ontag, Susan(1990)。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Doubleday Books。  new window
5.Henriot, Christian、袁燮銘、夏俊霞(2004)。上海妓女:19-20世紀中國的賣淫與性。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勝崑(1981)。中國疾病史。臺北:自然科學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小楓(2004)。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鳳高(2010)。疾病閱讀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伍蠡甫、胡經之、畢修勺、洪丕柱(1986)。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Diamond, Jared、王道還、廖月娟(1998)。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蕭國亮(1996)。中國娼妓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artwright, Frederick Fox、Biddiss, Michael D.、周曉政、陳仲丹(2004)。疾病改變歷史。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伯英(1994)。中國醫學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漢聲、江萬煊(1990)。認識性病。健康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Weber, Max、于曉、陳維剛(1987)。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ayden, Deborah、李振昌(2005)。天才、狂人的梅毒之謎。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Wilson, Jean D.、吳德朗(1993)。哈里遜內科學。合記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Andreski, Stanislav(1990)。Syphilis, Puritanism and Witch Hunts: Historical Explanations in the Light of Medicine and Psychoanalysis with a Forecast about AIDS。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19.阿來(2005)。塵埃落定。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資平(2010)。最後的幸福。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資平(2010)。黑戀。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Foucault, Michel、尚衡(1992)。性意識史。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Hershatter, Gail、韓敏中、盛寧(2003)。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McNeill, William Hardy、楊玉齡(1998)。瘟疫與人:傳染病對人類歷史的衝擊。天下遠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成淑君(2012)。妓女、城市發展與現代性:評《20世紀初蘇州娼妓業的地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茅盾(1995)。追求。蝕。中國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光慈(1997)。衝出雲圍的月亮。蔣光慈小說精品:革命小說的早期實驗。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鳳高(2003)。梅毒:從癒瘡木到魔彈。流行病。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