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倗生簋中的「取」字及其器主問題補說
書刊名:中國文字
作者:陳英傑
作者(外文):Chen, Ying-jie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020:夏=3
頁次:頁261-276
主題關鍵詞:倗生簋器主族姓格伯霸伯Pengsheng guiThe owner of this bronze wareFamily nameGeboBab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謝堯亭(2011)。翼城大河口墓地發掘紀實:一個考古工地管理案例。中國文化遺產,2011(1),84-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天恩(2010)。晉南已發現的西周國族初析。考古與文物,2010(1),50-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亞初(1983)。西周銘文所見某生考。考古與文物,1983(5),83-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董珊(2013)。試論殷墟卜辭之「周」為金文中的妘姓之琱。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建生(2012)。輝縣琉璃閣與太原趙卿墓相關問題。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喬文傑(2016)。封邦建霸--山西翼城出土西周霸國文物珍品。藝術品,2016(1),3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釗(2002)。利用郭店楚簡字形考釋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24,277-2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2018)。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2002號墓發掘。考古學報,2018(2),223-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汾市文物局、翼城縣文物旅遊局聯合考古隊、山西大學北方考古研究中心(2018)。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1017號墓發掘。考古學報,20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連劭名(1986)。《倗生簋》銘文新釋。人文雜誌,198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堯亭(20120900)。倗國和霸國--晉南發現的兩個西周新封國。故宮文物月刊,354,60-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錦前、張新俊(2015)。說西周金文中的「霸」與「格」--兼論兩周時期霸國的地望。考古與文物,20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堯亭(2016)。發現沉睡3000年的「霸國」--山西翼城大河口墓地。大眾考古,20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英傑(20190300)。商周金文異體字研究:以「旅」字為例。中國文字,新45,11-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鄒芙都、馬超(20191000)。西周金文所見佚記古國及相關問題討論。歷史研究,2019(5),129-145+1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馮時(2014)。霸國考。兩周封國論衡:陝西韓城出土芮國文物暨周代封國考古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葛亮(2019)。復丰壺探研。傳承與創新:考古學視野下的齊文化學術研討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英傑(2008)。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容庚(1941)。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沫若(1957)。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馬承源(1988)。商周青銅器銘文選(第三卷):商、西周青銅器銘文釋文及注釋。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詒讓、戴家祥(1988)。古籀餘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鎮烽(2016)。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儒、劉毓慶(2002)。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白於藍(2012)。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鎮烽(2012)。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樹達(1997)。積微居金文說。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裘錫圭(2012)。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裕商(2003)。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容庚、張振林、馬國權(1985)。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舜徽(2009)。說文解字約注。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于省吾(1932)。雙劍誃吉金文選。北平:大業印刷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式芬(1895)。攈古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董蓮池(2011)。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蘭、唐復年(1986)。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朱其智。格伯簋還是倗生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學勤(2016)。西周金文中的土地轉讓。新出青銅器研究。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天樹(2006)。(??)比盨銘文補釋。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振林(2010)。釋「立(??)成(??)」與「鑄保簋用典格伯田」解。文字學論叢。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於藍(2017)。師永盂新釋。拾遺錄--出土文獻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堯亭(2014)。解讀霸國。呦呦鹿鳴--燕國公主眼裡的霸國。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魏宜輝(2017)。復丰壺銘文補釋。漢語史與漢藏語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