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張曉風《嚴子與妻》對基督教文化的創造性轉換
書刊名: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作者:田昊
作者(外文):Tian, Hao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4
頁次:頁105-125
主題關鍵詞:莊子戲嚴子與妻基督教文化改編Chuang-tzu playsYanzi and His WifeChristian cultureAdap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幼獅記者(19730100)。〈桃花源記〉的再思--張曉風訪問記。幼獅月刊,241,78-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榮華(1996)。馮夢龍《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故事試探。黃淮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2(2),5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曉風(19760500)。中國戲劇發展較西方為遲緩的原因。中外文學,4(12),50-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委艷(2017)。話本小說的文化敘事模式與倫理形態。唐都學刊,2017(2),109-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夢龍(2009)。警世通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再復、林崗(2002)。傳統與中國人。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惠如(2006)。從原創到改編:戲曲編劇的多重對話。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澤厚(1989)。華夏美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曉風(2007)。曉風戲劇集。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澤厚(2008)。歷史本體論.已卯五說。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遠(2013)。編劇的藝術(拉約什‧埃格里)。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曉風(1989)。有情人。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小楓(2009)。作為罪感與愛感的《聖經》精神意向。歐美文學與基督教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