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軍在長春圍困戰中的空中支援問題
書刊名:暨南史學
作者:魏平安
作者(外文):Wei, Ping-a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3
頁次:頁73-155
主題關鍵詞:後勤空軍遼瀋戰役LogisticsAir forceLiaoshen Campaig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于衡(1972)。被圍困的長春城--採訪二十五年之五。傳記文學,20(5),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維真(20010800)。國共內戰時期東北戰場中的滇軍(1946-1948)--以第六十軍為中心的探討。中華軍史學會會刊,6,47-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桶法(20040400)。蔣中正與遼瀋戰役。中華軍史學會會刊,9,385-4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南鴿(1997)。時程最長的空運。中國的空軍,6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聖雄(20200300)。改革與困境:國軍後勤補給制度的變革(1944~19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7,95-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heng, Victor Shiu Chiang(1946)。Modern War on an Ancient Battlefield: The Diffusion of Military Technology and Ideas in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49。Modern China,35(1),38-64。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程嘉文(1997)。國共內戰中的東北戰場(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秦孝儀(19781031)。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市: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立楨(2009)。回首來時路--陳燊齡將軍一生戎馬回顧。臺北:上優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勁光(1987)。蕭勁光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汝瑰(1987)。郭汝瑰回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1)。國軍後勤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嘉驥(1986)。白山黑水的悲歌。臺北:漢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玉章(1977)。戎馬五十年:劉玉章回憶錄。劉玉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敖(2011)。大江大海騙了你:李敖秘密談話錄。李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建國(1998)。遼瀋戰役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芳上(2015)。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美莉(2012)。王世杰日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嘉驥(2000)。東北變色記。臺北:陳嘉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謝本書(2004)。民國勁旅 滇軍風雲。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統(2004)。東北解放戰爭紀實,1945-1948。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興民(2013)。從復員救濟到內戰軍運:戰後中國變局下的民航空運隊(1946-1949)。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牟啟忠(2001)。遼瀋戰役透視。牟啟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瀋陽軍區圍困長春編委會(1988)。圍困長春:一個特殊類型的戰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正隆(1991)。雪白血紅。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龍應台(2013)。大江大海1949。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杜斌(2017)。長春餓殍戰。白象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霍燎原、崔國璽(1995)。從淪陷到解放:1931年至1948年的長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政協吉林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辦公室(1987)。長春起義紀實。吉林文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佟冬(2006)。中國東北史。吉林文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1996)。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鄭建邦、胡耀萍(2008)。我的戎馬生涯:鄭洞國回憶錄。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胡平生(20180000)。僕僕風塵:戰後蔣中正的六次北巡(1945-1948)。臺北:元華文創。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葉惠芬(2013)。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委員會(1987)。陣中日記。中共黨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高樹春(1987)。長春外圍的對敵政治攻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空軍總司令部情報署(1994)。空軍戡亂戰史。空總部情報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單田芳(2011)。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中國工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徐永昌(1991)。徐永昌日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秦孝儀(1984)。先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80429)。長春參議會請求空運物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80626)。長春需糧即空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480710)。長春各界呼籲,加強空投食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480727)。宗教團體籲請重視共產國際封鎖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480825)。大批糧時空投長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480830)。解救長春之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杜聿明(1985)。遼瀋戰役概述。遼瀋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耀湘(1985)。遼西戰役紀實。遼瀋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3)。林彪、羅榮桓等關於敵我形勢和攻打長春的意見致毛澤東等電(1948年4月18日)。遼瀋戰役。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漢傑(1985)。錦州戰役經過。遼瀋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史說(1985)。新編第七軍在長春。遼瀋戰役親歷記:原國民黨將領的回憶。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韓先楚(1988)。東北戰場與遼瀋戰役。遼瀋決戰。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9)。戡亂前期。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榮桓(1988)。1948年3月4日在東北野戰軍政工會議上的報告。遼瀋決戰。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3)。毛澤東關於應將主攻方向轉至北寧、平綏兩線殲滅分散之敵致林彪電(1947年10月13日)。遼瀋戰役。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3)。毛澤東提出封閉蔣軍在東北加以各個殲滅致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電(1948年2月7日)。遼瀋戰役。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尚傳道(1985)。長春困守紀事。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傑如(1985)。衛立煌到東北。遼瀋戰役親歷記。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郭汝瑰(1985)。我在遼瀋戰役中的一段經歷。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澤生(1985)。長春起義紀事。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浩(1987)。爭取滇軍工作的回憶。長春起義紀實。吉林文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任孝宗(1985)。第六十軍長春起義點滴。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蕭華(1987)。[長春起義]序言。長春起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樹民(1985)。長春起義紀要。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隴耀(1985)。吉林撤退和長春起義。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維鵬、張第東(1985)。長春起義前後。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佐(1987)。在東北戰場上的六十軍。長春起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運剛(1988)。孤城末日。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姚鳳翔(1985)。新編第七軍放下武器前後。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秉昌(1987)。難忘的歷程。長春起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龍國鈞(1985)。長春解放經過。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曾澤生(1987)。自傳。長春起義紀實。吉林文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87)。六十軍歷史沿革。長春起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987)。六十軍師以上軍官簡歷。長春起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黃炳寰(1985)。錦州戰役前後國民黨軍的後勤。遼瀋戰役親歷記。文史資料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胡長庚(2003)。胡長庚日記。1948長春:未能寄出的家信與照片。山東畫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楊治興(1988)。在鄭洞國將軍身邊--特派記者隨軍採訪見聞。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尚傳道(1981)。從接收到被俘:記在長春、吉林反動的三年。吉林文史資料選輯。吉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尹秉義(2003)。家書之三。1948年長春未能寄出的家信與照片。山東畫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斌(2008)。「斌」致男桂陽父母。兵臨城下的家書。吉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英(1988)。砲四團在長春戰役中。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李國楨(1988)。跟隨正將軍的日子裡。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東北人民解放軍圍城以來殲俘及收容敵逃兵投誠之統計(1948)。長春解放:1948.10.19。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長春敵軍繼續大批逃亡旬日投誠二千餘人。長春解放:1948.10.19。中國檔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王世延(1988)。長春警備司令部巡查隊。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張正平(1988)。MP--插進敵人心臟的利刃。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長春國民黨部隊投誠編寫組(1988)。長春國民黨部隊放下武器前後大事記。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88)。圍困長春大事記。圍困長春:一個特殊類型的戰役。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王競(1988)。兵團部監印官的回憶。新七軍投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長春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2009)。解放軍東北前線指揮所為具體執行對長春封鎖任務的指示(1948年6月12日)。長春解放:1948.10.19。中國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