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吳偉業的自我書寫方式--以明亡後之梅村體為中心
書刊名:新亞論叢
作者:魯楊泰
出版日期:2021
卷期:22
頁次:頁375-388
主題關鍵詞:吳偉業梅村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陳建銘(20180600)。廣面具說--吳梅村〈贈陸生〉詩的曲折自辯。漢學研究,36(2)=93,67-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瑄(2016)。「梅村體」的界定。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瑄(2016)。「梅村體」歌行與吳梅村劇作的異質同構:題材、主題與敘事模式。浙江學刊,2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岸峰(2018)。吳梅村〈雁門尚書行並序〉與《綏寇紀略》的詩史互證。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曄(2019)。「詩史」傳統與晚明清初的樂府變運動。文史哲,2019(1),86-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潘定武(2011)。〈圓圓曲〉主題之爭及思考。學術界,2011(5),139-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殷曉燕、萬平(2016)。詩歌中的「面具」美學--從屈原「香草美人」之「引類譬喻」模式說起。文藝評論,20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廷玉(1974)。明史。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正潤(2009)。現代傳記學。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白生(2003)。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園(1999)。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其庸、葉君遠(2007)。吳梅村年譜。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嚴迪昌(2002)。清詩史。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康宜(2002)。文學經典的挑戰。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Ellman, R.(1987)。Oliver Wilde。Vintage Books。  new window
9.靳榮藩(1776)。吳詩集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孟森(1998)。王紫稼考。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程穆衡、楊學沆(2020)。吳梅村詩集箋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鍾書(2002)。寫在人生邊上.寫在邊上的邊上.石語。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董衡巽(1985)。海明威談創作。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清代詩文集彙編》編纂委員會(2010)。清代詩文集彙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翼、霍松林、胡主佑(1963)。甌北詩話。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偉業、李學穎(1999)。吳梅村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世南(2004)。清詩流派史。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爾巽(1927)。文苑一。清史稿。北京清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