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革初期復旦大學的「鬥鬼」風潮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樊建政董國強
作者(外文):Fan, Jian-zhengDong, Guo-qia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191
頁次:頁88-100
主題關鍵詞:文化大革命復旦大學鬥鬼風潮一元化領導走資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徐振保、樊建政(2013)。我和《復旦文革大字報選》。鐘山風雨,2013(4),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印紅標(19960800)。文革的「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二十一世紀,36,37-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谷城(1962)。藝術創作的歷史地位。新建設,196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麗君、李祖喬(20161000)。文革中的幽靈:作為「牛鬼蛇神」的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157,101-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Ye, Weili(2006)。The Death of Bian Zhong yun。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13(2),203-240。  new window
6.(20120131)。北京師大女附中.『文革』專輯。記憶,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140115)。「八五.記憶.反思」座談會。記憶,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0160824)。紀念老舍專輯。記憶,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谷城(1979)。再論「無差別境界」。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79(4),24-26+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商臣鳴、李波(2009)。周谷城先生授課斷想。春秋,200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予同(1962)。有關討論孔子的幾點意見。學術月刊,1962(7),36-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予同、湯志鈞(1963)。博士制度和秦漢政治。新建設,19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予同(1963)。從顧炎武到章炳麟。學術月刊,1963(12),4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志坤(2017)。三訪晚年周予同。世紀,2017(4),1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66)。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堅定不移地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曹荻秋同志在六月十日全市幹部大會上的講話。黨的工作,1966(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2006)。上海交通大學紀事(1896-2005)。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ee, Hong Yung(1978)。The poli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 case study。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3.Chan, Anita、史繼平、田曉菲、穆建新(1988)。毛主席的孩子們--紅衛兵一代的成長與經歷。渤海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年一(1989)。大動亂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acFarquhar, Roderick、Schoenhals, Michael、關心(2009)。毛澤東最後的革命。臺北縣新店市: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8)。周恩來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卜偉華(2008)。「砸爛舊世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與浩劫(1966-1968)。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中杰(2005)。復旦往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丕顯(2005)。陳丕顯回憶錄--在「一月風暴」的中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馮蕙(2013)。毛澤東年譜(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景賢(2013)。文革名人徐景賢最後回憶。香港:星克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永嘉、金光耀、鄧杰(2014)。巳申春秋--我對文革初期兩段史實的回憶。香港:大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雷群明(2013)。逝者如斯:讀研日記(下)(1964-1968)。雷群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譚其驤(1998)。譚其驤日記。文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2004)。中共上海歷史實錄(1949-2004)。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力(2013)。王力反思錄:王力遺稿。北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復旦大學百年志》編纂委員會(2005)。復旦大學百年志(1905-2005)。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紹光、王紅續(2009)。超凡領袖的挫敗:文化大革命在武漢。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7)。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上海「文革」史料整理編纂小組(1992)。上海「文化大革命」史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子道(19690222)。認罪服罪,重新做人--我的主要罪行的交代檢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金光耀。文革爆發之初的基層黨委:以復旦大學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華東師範大學校史黨史編委會(1990)。華東師範大學大事記(討論稿)(1966年5月至1976年9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維麗。卞仲耘之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過河卒」戰鬥小組(19660908)。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紀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心向黨」戰鬥小組(19661114)。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事記,生物系「赤衛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60601)。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主席警衛大隊(19661113)。今日長纓在手,何日縛住蒼龍?--華東師大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簡介(1966年6月1日至11月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士法(19670504)。陳、曹在幹部問題上的反動罪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匯報》編輯部,《解放日報》編輯部,《支部生活》編輯部(19670809)。策動叛黨就是為了篡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市委辦公廳革命造反隊(1967)。無產階級文化革命中上海地區兩條路線鬥爭大事記(供大批判參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市委辦公廳革命造反隊(1967)。政治大騙子曹荻秋謊言集,上海市委機關革命造反聯絡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共復旦大學黨委。中共復旦大學黨史大事記(一九六六年)(草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661223)。反革命修正主義份子楊西光的檢查交代,上海海運學院紅革會紅色造反兵團「鬥批改戰鬥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打倒王零」小組(19670907)。王零罪行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零(19670410)。向革命幹部教師請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660107)。上海學術界部分人士座談吳晗的《關於海瑞罷官的自我批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陶增衍,歐陽靖,譚啟泰(19660703)。堅決打倒反共老手周予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上海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革命造反隊(19670504)。陳、曹是上海最大的資產階級衛道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660531)。把資產階級「權威」統統打倒,把毛澤東思想世世代代傳下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660602)。歡呼一張革命的大字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660603)。奪取資產階級霸估的史學陣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660606)。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宣傳教育要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660611)。徹底揭露、徹底批判、徹底打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友琴(1996)。1966:學生打老師的革命。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88)。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文化大革命」研究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7)。陳丕顯同志接見復旦大學紅衛兵八位同學談話。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市委負責人言論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第三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67)。校黨委要把我校文化大革命運動引向何處?。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史紅」戰鬥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13)。毛澤東與巴盧庫的談話。毛澤東年譜(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友琴(1996)。打老師和打學生之間。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14)。周恩來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歷史系「鬧翻天」(1967)。堅決把復旦黨委拉下馬--揭開首批周予同的黑幕。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史紅」戰鬥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達(2004)。一篇社論是怎樣出籠的。馬達自述:辦報生涯六十年。文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66)。曹荻秋同志作中央工作會議傳達報告(記錄稿)。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曹荻秋言論集。上海工人革命造反第三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上海市革命大批判寫作組(2013)。上海一月革命大事記(1963年11月-1967年2月24日)(草案)。文革名人徐景賢最後回憶。星克爾出版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9)。陳雲同志的三條意見(1980年11月12日)。胡喬木談中共黨史。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永嘉(2015)。周予同先生的為人和為學。讀史求是。中國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67)。常溪萍在復旦談話紀要。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史紅」戰鬥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67)。四十個為甚麼--關於我校文化大革命的一些疑問。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史紅」戰鬥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