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城市景觀主題之轉變:以葉仁焜、涂智惟、林子瑜作品探討
書刊名:視覺藝術論壇
作者:郭雅倢
作者(外文):Kuo, Ya-chieh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6
頁次:頁132-151
主題關鍵詞:水墨膠彩東方媒材城市疏離Chinese ink artEastern mediaCityEstrang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學位論文
1.林書伃(2021)。日治後期台灣的觀光:以「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觀光展示為中心(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子瑜(2019)。流變-林子瑜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涂智惟(2016)。刮除重寫的羊皮紙(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仁焜(2011)。關於這城市的氣味(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宛蓉(2016)。日治時期臺北榮町商業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瑩慧(2007)。真實與想像之間--郭雪湖《南街殷賑》的創作思維(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怡姍(2012)。南島.繁花.勝景--鄉原古統《麗島名華鑑》與《台北名所圖繪十二景》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Osborne, Richard、吳礽喻(2013)。藝術理論入門。台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簡後聰(2000)。福爾摩沙傳奇:臺灣的歷史源流。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文娟(20100329)。微憂:那些無事在臺北走路時想起的小事。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岩本茂樹、李尚霖(2016)。寫給每個人的社會學讀本:把你的人生煩惱,都交給社會學來解決吧。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于非闇(2013)。中國畫顏色的研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ennett, Richard、黃煜文(2016)。肉體與石頭。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曜華(2004)。臺灣都市發展史,https://rsearch.ncnu.edu.tw/proj5/%E8%B3%87%E6%96%99%E5%BA%AB/%E4%BA%8C%E3%80%81%E7%9B%B8%E9%97%9C%E7%A0%94%E7%A9%B6%E5%A0%B1%E5%91%8A/%E5%8F%B0%E7%81%A3%E9%83%BD%E5%B8%82%E7%99%BC%E5%B1%95%E5%8F%B2.pdf。  new window
2.亞洲藝術中心(2015)。再.見--葉仁焜個展,http://www.asiaartcenter.org/asia/portfolio/%E5%86%8D-%E8%A6%8B-%E8%91%89%E4%BB%81%E7%84%9C%E5%80%8B%E5%B1%95/。  new window
3.章英華(20070600)。都市政策、全球化與臺灣的都市發展:評述陳東升、周素卿著《都市發展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碧純(20160129)。1912年台灣南部名產木瓜糖,https://saigoncholon.blogspot.com/2016/01/1912.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朝卿(2015)。日治時期現代風情建築,http://www.fuchaoching.idv.tw/file/class/ta_03.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博藝畫廊(2013)。葉仁焜--新銳藝術家,http://www.boartgallery.com.tw/tw/artist.php?act=view&no=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彥甫(20190830)。就像經濟發展下的奇異缺口--女藝術家涂智惟眼中的工地場景,https://everylittled.com/article/124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