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與清華簡《五紀》相關的兩個字詞問題:「蠲」與{統}
書刊名:中國文字
作者:陳劍
作者(外文):Chen, Jia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022:夏=7
頁次:頁51-74
主題關鍵詞:清華簡五紀字源Tsinghua bamboo-slip manuscriptsWu jiJuanProtoformsTo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李振奇、張友功、趙秀雙、臨城縣文化局(1990)。河北臨城縣中羊泉東周墓。考古,199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玉斌(2014)。釋甲骨文中的「獨」字初文。古文字研究,30,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平安(2016)。《清華簡第六輯》文字補釋六則。出土文獻,9,183-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劍(2008)。甲骨金文舊釋「䵼」之字及相關諸字新釋。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2,1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小力(2015)。楚簡字詞考釋三則。江漢考古,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理遠(2020)。從甲骨文的「矚」「燭」說到古代「燭」的得名原因及其源流。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劍(20210600)。說「竈」等字所从「黽」形來源。中國文字,2021(夏)=5,69-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傑(20170300)。釋古文字中的一些「沐」字。中國文字,新43,107-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程少軒、蔣文(2010)。上博藏楚竹書〈用日〉篇試讀一則。東南文化,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魏宜輝(2020)。秦漢璽印人名考析。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魏宜輝(2021)。秦漢璽印姓名考析。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石小力(2020)。戰國「琮」字初文構形補說。《中國文字》出刊100期暨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福建師範大學 (會議日期: 2020年12月1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單育辰(2017)。溫縣盟書「憯亟視之」解。新出土文獻與古文字考釋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 (會議日期: 2017年9月23-24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施謝捷(2006)。古璽彙考(博士論文)。安徽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波(2013)。出土楚文獻語音通轉現象整理與研究(博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姝羽(202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集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秋貞(202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柒).越公其事》考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徐在國(2010)。楚帛書詁林。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志彪(2013)。三晉文字編。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德寬、徐在國、程燕、張振謙(2017)。戰國文字字形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2018)。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白於藍(2017)。簡帛古書通假字大系。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曾憲通、陳偉武、林志強、胡志明(2018)。出土戰國文獻字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零(2017)。子彈庫帛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在國(2013)。上博楚簡文字聲系。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2003)。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黃德寬(202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銳(20070713)。《用曰》新編(稿),http://www.bsm.org.cn/?chujian/4827.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燈(2021)。清華簡〈五紀〉初讀,http://www.bsm.org.cn/foru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2694。  new window
3.清華大學出土文獻讀書會,劉曉晗(2021)。清華簡第十一輯整理報告補正,https://www.ctwx.tsinghua.edu.cn/info/1081/2749.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新全(20211219)。讀清華簡〈五紀〉劄記一則,http://www.bsm.org.cn/?chujian/8545.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劍(2007)。釋「琮」及相關諸字。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劍(2013)。談談上博(五)的竹簡分篇、拼合與編聯問題。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裘錫圭(2012)。釋「建」。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三卷•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裘錫圭(2012)。釋殷虛卜辭中的「(??)」、「(??)」等字。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輝(2019)。〈楚簡釋讀筆記五則〉之「一、上博五《鮑叔牙》『詰誅』」。文字・文獻・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裘錫圭(2012)。〈《天子建州》(甲本)小札〉引。裘錫圭學術文集・簡牘帛書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裘錫圭(2012)。〈說字小記〉之「二、說『尹』」。裘錫圭學術文集・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裘錫圭(2012)。釋(??)。裘錫圭學術文集・甲骨文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廣瀨薰雄(2019)。釋卜鼎--〈釋卜缶〉補說。簡帛研究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蘇建洲(2011)。翼城大河口墓地M2002所出「气盉」器主名小考。楚文字論集。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