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萬物互聯:一種新的哲學範式
書刊名:南國學術
作者:唐魁玉
作者(外文):Tang, Kuiyu
出版日期:2022
卷期:2022:3
頁次:頁353-362
主題關鍵詞:萬物互聯哲學新範式世界統一性多樣性辯證法Interconnectivity of thingsNew paradigm of philosophyWorld unityDiversityDialect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賀來(20150600)。“關係理性”與真實的“共同體”。中國社會科學,2015(6),22-44+205-2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維意(20191000)。論世界交往的空間效應--基於馬克思資本與勞動關係的現代性批判視角。哲學研究,2019(10),69-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丁.海德格爾、趙衛國(2010)。物的追問:康德關於先驗原理的學說。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Tönnies, Ferdinand、林榮遠(1999)。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rrida, Jacques(1976)。Of Grammatology。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吉奧喬.阿甘本、王立秋(2017)。瀆神。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亞里士多德、苗力田(2003)。形而上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林、先剛(2018)。世界時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onneth, Axel、羅名珍(2018)。物化:承認理論探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翟振明、孔紅艷(2007)。有無之間:虛擬實在的哲學探險。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韋青(2018)。萬物重構:智能社會來臨前夜的思索。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詹姆斯.富勒、簡學(2013)。大連接︰社會網絡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對人類現實行為的影響。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彼得.莫維爾、黃運濤(2018)。萬物互聯。中國工信出版集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蓋伊.古廷、辛智慧、林建武(2020)。劍橋福柯研究指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盧克萊修、蒲隆(2012)。物性論。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托馬斯.阿奎納、呂穆迪(2013)。論萬事。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洛倫佐.查爾斯.辛普森、張成崗、高岸起(2016)。技術、時間與現代性的會談。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一兵(2019)。遭遇阿甘本:赤裸生命的例外懸臨。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真(2020)。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解說。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康德、王玖興(2018)。純粹理性批判。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俞吾金(2009)。德國古典哲學。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馬克思、賀麟(2012)。馬克思博士論文--黑格爾辯證法和哲學一般的批判。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鍾微子(2020)。世界統一性原理。南方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恩格斯、中共中央編譯局(2018)。自然辯證法。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晏清、王南湜、李淑梅(2017)。現代唯物主義導論:馬克思哲學的實踐論研究。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黑格爾、賀麟(2016)。小邏輯。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左梨(2020)。萬物的絕望在何處終結。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大衛.薩普特、易文波(2020)。被算法操控的生活。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張嚴(2013)。「異化」著的「異化」 : 現代性視閾中黑格爾與馬克思的異化理論研究。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阿爾弗雷德.舒茨、游淙祺(2018)。社會世界的意義構成。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哈特穆特.羅薩、鄭作彧(2018)。新異化的誕生:社會加速批判理論大綱。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馬克思、恩格斯(1995)。德意志意識形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荀況(2016)。正名。荀子。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