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粵東海豐話的“□[tsu²²]”及相關句末助詞
書刊名:中國語文通訊
作者:徐鳳翎
作者(外文):Xu, Fengling
出版日期:2022
卷期:101:2
頁次:頁115-132
主題關鍵詞:海豐話句末助詞事態持續Haifeng dialectSentence-final particleNeContinuity of ev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胡明揚(1981)。北京話的語氣助詞和嘆詞。中國語文,1981(6),416-4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家煊(1995)。「有界」與「無界」。中國語文,1995(5),367-3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金生(2010)。從持續到申明:傳信語氣詞"呢"的功能及其語法化機制。語法研究和探索,15,120-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家煊(2003)。複句三域「行、知、言」。中國語文,2003(3),195-204+2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玉霞、于思湘(2001)。淺談漢語「合音詞」。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4),5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邵敬敏(1989)。語氣詞「呢」在疑問句中的作用。中國語文,1989(3),170-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儉明(1984)。關於現代漢語裡的疑問語氣詞。中國語文,1984(5),330-3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梅(2016)。再說「呢」--從互動角度看語氣詞的性質與功能。語法研究和探索,18,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家懿(1996)。海豐方言三十年來的演變。方言,1996(4),264-2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小凡(1998)。蘇州方言的體貌系統。方言,1998(3),198-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文山(2007)。句末助詞“著呢”補談。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5),6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家煊(2021)。“二”還是“三”--什麼是一個最小流水句。漢語語言學,2021(1),5-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子慧(2007)。舒聲促化在紹興方言中的一些表現。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7(5),6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誼生(1996)。現代漢語副詞“才”的句式與搭配。漢語學習,1996(3),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澤群(2019)。漢語會話中的“不是X嗎”研究(碩士論文)。浙江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hao, Yuen Ren(1947)。Cantonese Primer。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鄧思穎(2015)。粵語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廖秋忠(1989)。《語氣與情態》評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必勝(1996)。海豐話的語氣詞。廣東海豐方言研究。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