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玉琳國師》中「正聞熏習」的作用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劉吉純
出版日期:2021
卷期:17
頁次:頁123-139
主題關鍵詞:玉琳國師佛教文學正聞熏習末那識阿賴耶識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妙願(20170100)。臺灣戰後佛教文學《玉琳國師》之研究。人間佛教學報. 藝文,7,176-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清松(19951100)。它者、慾望與言說--佛教文化哲學初探。哲學雜誌,14,4-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澤亮(2007)。宗說俱通:佛教語言觀。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潤生(1999)。唯識三十頌導讀。全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光正(2017)。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的早期文學創作。佛光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釋星雲(2012)。玉琳國師。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玄奘(1983)。大正新脩大藏經。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一行禪(2017)。心如一畝田:唯識五十頌。城邦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于凌波(2019)。唯識三頌講記。佛光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早島理(1985)。唯識的實踐。華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汝鈞(2014)。唯識與精神分析--以阿賴耶識與潛意識為主。臺灣學生書局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曼濤(1981)。唯識思想論集。大乘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鵬(2018)。唯識四論。佛光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懺華(1996)。佛教各宗大綱。天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