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敘述者的轉換看《呼蘭河傳》中隱含作者的情感流動
書刊名:輔大中研所學刊
作者:邢辰
作者(外文):Xing, Che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2
頁次:頁555-577
主題關鍵詞:蕭紅呼蘭河傳情感流動敘述者熱奈特Xiao HongTales of Hulan RiverAffection flowNarratorGérard Genett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秦林芳(2011)。童年視角與《呼蘭河傳》的文體構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9),1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段從學(2014)。《呼蘭河傳》的「寫法」與「主題」。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4(7),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振昌、宋嫻(2009)。《呼蘭河傳》:長篇小說與散文化敘述。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2(1),4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偉貞(20200600)。蕭紅香港時期小說的晚期風格。中國現代文學,37,105-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敏逸(20181200)。詩與史:論蕭紅《呼蘭河傳》與駱賓基《混沌初開》的鄉土書寫與社會記憶。政大中文學報,30,217-2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蘇敏逸(2013)。從「流水般蔓延的敘述」看蕭紅長篇小說的結構形式與敘述特色。抗戰文化研究,7,167-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程振興(2007)。論《呼蘭河傳》的空間形式。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7(5),64-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艷(2017)。限知視角與限制敘事的小說範本--蕭紅《呼蘭河傳》再解讀。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6(6),8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艷(2018)。固定人物的限知視角與限制敘事--以《呼蘭河傳》小團圓媳婦婆婆形象為例證。現代中文學刊,54,14-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劍華(2018)。《呼蘭河傳》:遙望故鄉的生命絕唱。中國文學研究,129,118-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申丹(1998)。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園(2008)。中國現代小說家論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毓茂、閻志宏、蕭紅(1997)。蕭紅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enette, Gérard、王文融(1990)。敘事話語.新敘事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ooth, Wayne Clayson、華明、胡曉蘇、周憲(2017)。小說修辭學。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Eagleton, Terry、伍曉明(2018)。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