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英國非農業工人的失業問題及其救濟工作(1795-1850)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作者:張秀蓉
作者(外文):Chang, Hsiu-jung
出版日期:1974
卷期:1
頁次:頁205-228
主題關鍵詞:英國工業革命工業社會非農業工人失業失業者社會問題救濟1795-1850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工業社會中,失業是非常嚴重的一項社會問題。在前人的著作中,對英國十九世紀下半業開始的失業問題,已有過相當的研究。唯獨對一八五○年以前英國工人的失業問題,尚無專門性的文章或書籍討論。本文之作,是想彌補這個缺憾。本文擬分為兩個部份來討論。第一個部分,將以英國為例,說明工業革命加速了英國失業問題的嚴重性。第二個部分,是介紹官方與非官方對失業工人的救濟。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受工業革命影響較大的非農業工人,地區是限於英格蘭與威爾斯兩地。研究的時間是一七九五至一八五○。本文研究可知,同樣是失業,工業革命以後社會中非農業工人所承受的失業威脅會比工業革命以前的社會為大,這不僅指承受失業的人數,而且也指工人承受痛苦的程度而言。以人口的增加率來比較政府救濟金撥發的數字,救濟金的增加率並不如人口增加一倍那麼迅速,反應了十九世紀上半期,非農業工人普遍的失業現象是短暫性的。一七九五至一八五○年之間,官方對於一個非農業工人的失業救濟包括戶外救濟、戶內救濟、幫助移民等三種方式。非官方救濟方式包括:給付救濟金、幫助尋找工作、幫助移民及同業間的工作量分配等四種方式。在官方救濟事業中,戶外救濟對非農業工人的失業救濟是最合適的一種方式。非官方失業救濟,尤其是工人的自助組織來負責救濟工作,在救濟方式上應該比官方的救濟方式切合實際需要;而在接受救濟者的心理感受上也比被視作一般窮人來對待舒服得多。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