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規鬲]與盉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
作者:黃士強
作者(外文):Huang, Shih-chiang
出版日期:1977
卷期:26
頁次:頁1-35
主題關鍵詞:中國新石器時代容器[規鬲]形制時空分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1958)。鄭州牛砦龍山文化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8(4),19-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河南省博物館、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考古隊河南分隊(1972)。河南淅川下王崗遺址的試掘。文物,1972(10),6-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州市博物館(1973)。鄭州大河村仰韶文化的房基遺址。考古,1973(6),330-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1965)。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65(5),215-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山東隊(1964)。山東曲阜西夏侯遺址第一次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員會(1960)。吳興錢山漾遺址第一、二次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60(2),73-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員會(1962)。上海市松江縣廣富林新石器時代遺址試探。考古,196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山東省博物館(1963)。山東滕縣崗上村新石器時代墓葬試掘報告。考古,1963(7),351-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思禮(1959)。山東安邱景芝鎮新石器時代墓葬發掘。考古學報,1959(4),1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上海市交管會(1962)。上海市青浦縣崧澤遺址的試掘。考古學報,1962(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石龍過江水庫指揮部文物工作隊(1956)。湖北京山、天門考古發掘簡報。考古通訊,1956(3),1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華東文物工作隊(1954)。四年來華東區的文物工作及其重要的發現。文物參考資料,1954(8),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山東省文物管理處(1955)。日照縣兩城鎮等七個遺址初步勘查。文物參考資料,1955(12),2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南京博物院(1964)。江蘇邳縣四戶鎮大墩子遺址探掘報告。考古學報,196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敦愿(1958)。日照兩城鎮龍山文化遺址調查。考古學報,19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58)。南京市北陰陽營第一、二次的發掘。考古學報,19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62)。江蘇連雲港市二澗村遺址第二次發掘。考古,19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55)。湖北省天門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文物。文物參考資料,195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74)。河南臨汝煤山遺址調查與試掘。考古,19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仲玉(19740400)。青銅盉形器的研究。大陸雜誌,48(4),5-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裴文中(1947)。中國古代陶鬲陶鼎之研究。現代學報,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仲玉(19750100)。青銅匜形器的研究。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4,3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山東省博物館(1963)。山東濰坊姚官庄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59)。山東寧陽縣堡頭遺址清理簡報。文物,195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972)。山東野店新石器時代墓葬遺址試掘簡報。文物,197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1959)。徐州高皇廟遺址清理報告。考古學報,195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1974)。陝西臨潼姜寨遺址第二、三次發掘。考古,19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958)。鄭州(九田)(九田)王村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灃西考古隊(1959)。1955-57年陝西長安灃西發掘簡報。考古,1959(10),516-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太崗寺工作組(1962)。南京西善橋太崗寺遺址的發掘。考古,1962(3),117-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張光直(19750600)。中國考古學上的放射性碳素年代及意義。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7/38,29-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容庚、張維持(1958)。殷周青銅器通論。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容庚(1941)。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59)。廟底溝與三里橋。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hang, Kwang-chih(1968)。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王國維。說盉王觀堂先生全集。臺北:文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濟、董作賓(1934)。城子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濟(1956)。小屯第三本:殷虛器物‧甲編-陶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關野雄(1963)。東アヅアI:先史時代。東京:平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關野雄(1963)。東アヅアII:殷周時代。東京:平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梁詩正。欽定西清古鑑。台北:大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62)。中國的考古收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Andersson, J. G.(1943)。Researches into the Prehistory of the Chinese。  new window
13.Andersson, J. G.(1947)。Prehistoric Sites in Honan。Stockhol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光直(1972)。新石器時代中原文化的擴張。中國上古史待定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直(1972)。華北農業村落生活的確立與中原文化的黎明。中國上古史待定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光直(1972)。考古學上所見漢代以前的西北。中國上古史待定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光直(1972)。考古學上所見漢代以前的北疆草原地帶。中國上古史待定稿。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