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起跑法的研究
書刊名:師大學報
作者:許樹淵
出版日期:1978
卷期:23
頁次:頁105-120
主題關鍵詞:起跑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一起跑的種類很多,專家學習的研究僅限於單一起跑法或二種起跑法單一因素的研究,缺乏完整多變素一起研究的缺陷,很難窺知整合研究的優劣點。本文以三種起跑法:二點式、三點式和四點式作研究,以起跑姿勢重心,步幅、步數、步速、速度、不同間段速度、加速度作比較,藉以瞭解各種起跑法變素變化情況,進而比較起跑法優劣,以及接力教學、訓練、指導之邁入科學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優秀短跑運動員男女生各四人為研究對象,應用8厘未攝影機、皮尺、檢片機、磅秤、起跑架為研究工具,於師大體育學系實驗室及田徑場實施測驗測量不同起跑法的重心位置,三十公尺之全部時間、速度、加速度變化情況。資料整理後,得到下列結論: (一) 二點式起跑姿勢重心較三點和四點式前傾,利於起跑後的加速。 (二) 起跑後,步幅一直增長,時間在縮短,惟第四步後,時間變化極微小。 (三) 三十公尺距離需跑:男生十七至十八步,速度為每秒八.五六至八.八六公尺;女生十八至十九步,速度七.七四至七.七五公尺。男女生速度均未達到最高速度,欲使四00公尺接力賽成績提高,惟有延長起跑距離。 (四) 二點式起跑在三十公尺整段距離及各五公尺間段距離的時間、速度、加速度並無差別,惟按實際跑的距離言,較其他二式領先四0公分。 (五) 接棒距離約在男十五至十六步,女十六至十七步,此時之距離為接棒區之十七至十八公尺間,接棒時間為0.五秒中完成,也即二步時間完成。
期刊論文
1.Stock, Malcolm(1962)。Influence of various track starting positions on speed。The Research Quarterly,33(4),607-614。  new window
2.Dickinson, A. D.(1934)。The Effect of Foot Spacing on the Starting Time and Speed in Sprinting and the Relation of Physical Measurements to Foot Spacing。Research Quarterly,5(1),12-19。  new window
3.Short, John(1974)。Standing start modernized。Track Technique,39,1227-1228。  new window
4.許樹淵(19760300)。百公尺跑研討。國民體育季刊,5(4),3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enely, Ronald C.、Rosemier, Robert A.(1968)。Effectiveness of four track starting positions on Acceleration。Research Quarterly,39(1),161-165。  new window
6.師大田徑隊。蹲踞起跑的步幅步速研究。師大體育,5,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樹淵(1976)。人體運動力學。協進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74)。日本陸上競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樹淵(1975)。田徑運動力學。協進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