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組織階級性初探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楊爾琳
出版日期:1979
卷期:20
頁次:頁329-374
主題關鍵詞:中共組織階級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古風(1979)。灰暗的中國大陸。自由青年,61(2),72-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牧羊(1976)。「大陸青年問題」座談。自由青年,55(6),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風(1979)。灰暗的中國大陸。自由青年,61(1),6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詹余(1977)。共匪發動青年「學習雷鋒運動」的醜惡面目。大陸觀察,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50929)。美國「毛澤東思想批判」之翻譯及評論。戰鬥週刊,4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藤井彰治(1977)。訪問任卓宣先生談中國共產主義。政治評論,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1969)。毛澤東偶像作用的動搖。專題研究,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39)。中央關於吸收知識份子的決定。共產黨人,193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艾思奇(1939)。共產黨與知識份子。共產黨人,193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學稼(1953)。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健民。中國共產黨史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intner, William R.、Kornfeder, Joseph Z.、鈕先鍾(1963)。戰爭的新境界:政治戰,現在與將來。國防計畫局編譯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紹唐(1951)。紅色中國的叛徒。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培初(1968)。浮生掠影集。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鯨文(1959)。風暴十年。香港:時代批評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閻錫山(1952)。閻伯川先生最近言論集。台北:復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丁白生(1973)。魔掌。台北: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尺子(1955)。反共抗俄經驗談。台北:戰鬥青年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海德、單國璽(1970)。獻身與領導。台中:光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67)。毛澤東著作選讀。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閻錫山(1950)。世界和平與世界大戰。台北:現代編譯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鄧公玄(1953)。政黨政治的理論與實際。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馬駿(1938)。抗戰中的陝北。漢口:揚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錦淵、宋岳(1974)。我在大陸二十年。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74)。認識敵人。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56)。匪黨八全大會報告與決議彙編。台北:陽明山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53)。蘇聯共產黨(布)歷史簡要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公論出版社(1951)。黨的建設。陽明山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鐵君(1954)。從辯證法解剖匪黨的理論與策略。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許邦儀(1955)。關於共產主義與共產黨。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1969)。匪偽原始文件彙編(58-8)--重要匪酋講話資料專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燕夫(1950)。中國共產黨的秘密。台南:東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邵希彥(1962)。立志東飛。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朝天、李旼(1967)。我衝出了地獄門。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惜真(1964)。沒有太陽的地方。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1958)。「交心」集第一集--共匪迫害大陸知識份子新花樣。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但蔭蓀(1968)。政治學。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1953)。毛匪澤東的黨務工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葛永祥(1974)。中共策略研究。北投:蘇俄問題研究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1968)。左舜生選集近作集。台北:大西洋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68)。心戰專題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國防部總政戰部(1968)。匪情資料選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六組統計所(1969)。匪情資料圖表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毛澤東(1960)。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葉青(1968)。毛澤東思想批判。台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語堂(1972)。我見我聞。臺南:綜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聯合報(19691213)。法國遊客眼中的毛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和晶,王宗蓉(19770625)。戛然而止的舞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760911)。一百個見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文瀾(19420601)。民主集中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760830)。大陸沒有愛的故事,小說中也沒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770911)。美國訪問團在大陸發現,共匪強制人民絕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一士(19751007)。中共社會與人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西蒙.列斯,黃文範(19771009)。中國大陸的陰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660828)。毛匪澤東的左傾癲癇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文彬(19420615)。如何反省自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56)。在斯維爾德洛夫大學的演講。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夢麟(1967)。談中國新文藝運動。新潮。台北:傳記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剛(1974)。第三國際為無產階級民族。「中共」企圖滅華鐵證。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0)。共產黨為什麽要清算胡適的思想。胡適講演集。台北:胡適紀念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56)。戰爭和戰略問題。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9)。所謂「毛澤東思想」。馬五短論。台北:立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