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晁錯研究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作者:韓復智
作者(外文):Han, Fu-chih
出版日期:1982
卷期:9
頁次:頁19-43
主題關鍵詞:西漢漢初政論家晁錯政治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在西漢初年的知識份子中,能殫思竭慮、忠心為國而犧牲的,首推賈誼、晁錯兩人。西漢文帝時,豐、沛貴族養尊處優,不但日益無能,不能應付日趨嚴重的內外問題,而且自私自利,以影響及威脅到國家的發展和安全。賈誼在〈治安策〉中已對當時軍國的難題提出意見,但受制於功臣集團的反對革新與文帝的政尚無為,終使賈誼抑鬱而終。賈誼死後,有「智囊」之稱的晁錯繼之而起,他是個只善謀國,不善謀身的讀書人,為漢室的安危,為萬民的福祉,曾不斷的上言。他主張「募民實邊」,積極備禦匈奴殘暴嚴酷的侵略;他主張「重農抑商」,主張貴粟,反對工商的兼并農夫;他摒棄了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辦法,採取強硬的「削藩」政策,曾向景帝建議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主張天子不要姑息,應當求取長治久安之策。這種為國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最後卻以身死告終,怎不令人欷噓嘆息?然而他那偉大精神,兩千餘載之下,仍是令人感佩不已!難怪班固贊曰:「錯雖不終,是哀其忠。」本文除了前言與結論兩節外,分三節論述。首節論晁錯的生平、著作及其思想領域;次節論時代背景;三節論晁錯思想的再發現。晁錯的政治思想和活動,對漢代歷史的發展,有一定作用,他和賈誼在見解上容有不同,但都同為漢初最偉大的政論家。他們那種忠心謀國的精神,是最值得我們效法的。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