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延安文藝整風透視研究之1:中共文藝理論與政策的淵源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黃筱薌
出版日期:1985
卷期:33
頁次:頁281-305
主題關鍵詞:中共文藝政策文藝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楊爾琳(19780600)。周揚研究三則。復興崗學報,19,291-3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自健(1983)。中共對馬、恩『現實主義』文藝理論的新解釋。匪情月報,26(5),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子樟(19840800)。中共文藝理論演變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10(8),4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章陵(19780600)。「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批判。共黨問題研究,4(6),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孔陽(1980)。典型問題與文藝創作。北平文藝報,1980(2),58-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章陵(19780600)。「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批判。共黨問題研究,4(6),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58)。克•捷林斯基的回憶錄。學習譯叢,1958(七月號),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章陵(19780700)。論文藝與政治。共黨問題研究,4(7),1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熊自健(19800600)。蘇聯的地下文學。共黨問題研究,6(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eutscher, Isaac(1949)。Stalin: A Political Biograph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鄭學稼(1953)。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iddens, Anthony(1973)。The Class Structure of the Advanced Societies。Hutchinson。  new window
4.McLellan, David(1979)。Marxism After Marx: An Introduction。New York:Harper and Row。  new window
5.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史達林著作編譯局(1975)。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imsatt, William K. Jr.、Brooks, Cleanth、顏元叔(1972)。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姜新立(1980)。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雷岱爾、鄭學稼(1977)。社會主義思想史。臺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恩格斯、吳黎平(1950)。反杜林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欣白(1969)。席勒生平及其代表作。台北: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章陵(1984)。中國大陸反共文藝思潮。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Berdyaev, Nicolas A.、鄭學稼(1971)。俄羅斯共產主義之本原。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蘇聯科學院藝術史研究所、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蘇聯藝術科學院研究人員、高爾藝術院校教員、陸梅林(1961)。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原理。北京: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Aelius, Lucius、李政寧(1975)。歐洲文藝思潮論。高雄:大東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希爾萊爾、歐陽凡海(1939)。馬、恩科學的文學論。上海:讀書生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曹葆華(1953)。馬、恩、列、斯論文藝。北京:人民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朱光潛。談美書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思孝(1981)。馬克思恩格斯美學思想淺說。上海: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程代熙。文藝問題論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53)。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列寧、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1971)。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北京: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繼法(1977)。馬克思列寧主義藝術論。台北:黎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Keller, Wener、趙先運(1969)。蘇俄與西方。台北:政工幹部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Slonim, M.(1977)。Soviet Russian Literatur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5.Ivanov, V.、曹葆華、徐云生(1957)。蘇聯文學思想鬥爭史。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Zhdanov, A.、葆荃、梁香(1949)。論文學藝術與哲學諸問題。上海:時代書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揚(1949)。馬克思主義與文藝。新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1959)。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一次代表大會主要文件。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鄭學稼(1974)。史達林真傳。台北:國防部總政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邁先(1969)。蘇俄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Hingley, Ronald(1981)。Russian Writers and Soviet Society, 1917-1978。London:Methuen & Co. Ltd.。  new window
32.托洛茨基、何偉(1939)。被背叛的革命。春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鄭學稼(1963)。十年來蘇俄文藝論爭。臺北:鄭學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Marx, Karl(1956)。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列寧(1957)。青年團底任務。列寧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197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政治學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政治學經濟學批判」。北京: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9)。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簡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簡介。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序言。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恩格斯(1958)。一八九四年一月廿五日,於倫敦致享•施塔個肯堡函。馬克思恩格斯文選。北京: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