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共產主義運動從蘇聯到中國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張梅駒
出版日期:1988
卷期:39
頁次:頁151-183
主題關鍵詞: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蘇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1
期刊論文
1.胡秋原(19680100)。馬克斯主義、共產主義的總批評。幼獅學誌,7(1),(1)1-(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章陵(19811200)。俄共「中國革命」戰略計劃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7(12),2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姜新立(19760600)。「階級分析論」及其批評。共黨問題研究,2(6),24-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爾琳(19780600)。周揚研究三則。復興崗學報,19,291-3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秋原(19520831)。由俄羅斯之虛無主義到共產主義(聯合國中國同志會第五十二次座談會紀要)。大陸雜誌,5(4),25-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371020)。中共共赴國難宣言。解放,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超宗(1980)。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在中國造成的悲劇。中韓文學會議。台北。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學稼(1978)。列寧主義之研究。韓國自由學院學術研究會。北投:政戰學校政治研究所。2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周玉山(1975)。「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學稼(1953)。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敬之(1980)。文學研究會與創造社。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9)。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學稼(1978)。列寧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念鎮(1980)。共黨理論比較研究。臺北:覺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牧(1977)。三十年代文藝論。台北:黎民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列寧(1963)。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學稼(1970)。中共興亡史。台北:中華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Wimsatt, William K. Jr.、Brooks, Cleanth、顏元叔(1972)。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姜新立(1980)。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貧困。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恩格斯(1970)。反杜林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尹慶耀(1976)。共黨理論批判。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丁淼(1954)。中共文藝總批判。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蔡丹治(1976)。中共文藝問題論集。台北:大陸觀察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靜廬(1955)。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丁淼(1955)。中共工農兵文藝。香港:亞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健民(1965)。中國共產黨史稿第三編。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達凱(1973)。左翼文學的衰亡。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藝術史研究所、高爾基世界文學研究所、蘇聯藝術科學院、高等藝術院校、陸梅林(1962)。馬克思列寧主義美學原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繼法(1974)。馬克思列寧主義藝術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之鳴(1974)。蘇俄征服中國密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蔣中正(1957)。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如心(1957)。論共產黨的群眾路線。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77)。中共術語彙解。台北:中國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建芳(1978)。各國民族統一運動史。臺北:地平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郭華倫(1973)。中共史論。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North, Robert C.(1953)。Moscow and Chinese Communist。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8.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1949)。思想方法論。香港:新中國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馬克思(1949)。費爾巴哈論綱。北京:解放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麥麥(1936)。中國文化問題導言。上海:辛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710912)。要用階級分析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Marx, Karl(1956)。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史達林(1956)。不要忘記東方。史達林全集。北平: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季米特洛夫(1976)。法西斯主義底進攻和共產國際為造成工人階級反對法西斯主義的統一而鬥爭底任務。共匪禍國史料彙篇。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玄默(1971)。從迷失到覺醒。現代中國知識份子的責任。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復觀(1979)。五十年來的中國學術文化。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語堂(1976)。五四以來的中國文學。林語堂文選。台北:台灣時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牧文(1967)。新潮。中國文藝復興運動。台北:傳記文學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馨吾(1973)。「三十年代知識份子」的悲劇。大陸問題研究集。台北:幼獅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學稼(1979)。蘇俄十月革命五十年來的大轉變。革命理論研究班教材選集。台北:國防部總政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列寧(1958)。國家與革命。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馬克思(1972)。資本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列寧(1955)。革命的日子。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恩格斯(1961)。德國的革命與反革命。馬恩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獨秀(1976)。中國農民問題。共匪禍國史料彙篇。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馬克思、恩格斯(1955)。致奧‧倍倍爾‧威、李卜克內西‧威、布拉克等人。馬克思、恩格斯文選。莫斯科:蘇聯外國文書籍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斯大林(1958)。國際形勢和保衛蘇聯。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斯大林(1950)。中國革命與共產國際的任務。列寧、斯大林論中國。上海:解放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列寧(1963)。怎麼辦?。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史達林(1969)。論列寧主義基礎。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台北: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世民(1976)。共產主義的起源、謬誤和罪惡。思想之癌。台北:自由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列寧(1959)。怎麼辦?。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樸列漢諾夫(1959)。社會主義與政治鬥爭。樸列漢諾夫哲學選集。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列寧(1958)。在俄共(布)莫斯科組織積極份子大會會上的演說。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馬克思、恩格斯(1969)。共產黨宣言。共產黨原始資料選輯。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