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與康樂環境的關係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胡藹若
出版日期:1988
卷期:39
頁次:頁459-481
主題關鍵詞:身心健康青少年康樂環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廖榮利(19780600)。休閒活動與現代生活。國民體育季刊,7(1),1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春興(19801200)。從青少年問題的社會成因看學校教育功能的危機。中國論壇,11(6),4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教育部(1975)。中等學校教師調查研究報告。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顏妙桂(1983)。民生主義社會休閒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創焕(1977)。中國社會福利思想制度概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總統思想言論集編輯委員會(19661031)。蔣總統思想言論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建興(1982)。綠旗處處飄--青年自強活動的回顧與展望。臺北:幼獅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85)。犯罪狀況及其分析(七十三年)。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84)。犯罪狀況及其分析(七十二年)。台北:法務通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青少年輔導中心--張老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1977)。家庭與青少年。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春興(1984)。青年的認同與迷失。台北: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昭賢(1972)。國中學生生活調適問題與指導。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建興(1981)。社會教育新論。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蔡文輝(1978)。少年不良行為的成因與防治。青少年行為與輔導。台北市:幼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義雄(1985)。青少年之休閒生活。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振勳、劉綺瓊(1983)。「張老師」輔導工作的實務運作。帶給您快樂的人生。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保禎(1985)。從青少年犯罪問題談社區青少年教育。社區青少年教育。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孟雄(1985)。青少年的問題與輔導。社區青少年教育。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曹世昌、陳秋美(1985)。青少年犯罪問題與對策。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建興(1985)。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與教育。社區青少年教育。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念肯。青年期的特徵及其輔導。青年輔導論文集。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振春(1985)。社會教育與青少年輔導。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Hurlock, Elizabeth B.(1985)。Developmental Psychology。青少年心理學。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鄧毓浩(1985)。公民教育與青少年輔導。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務貞(1985)。童軍教育與青少年輔導。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玉(1985)。心理教育與青少年輔導。當前青少年問題與輔導。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