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海洋中國與大陸中國--中國海洋發展關鍵時地研究引論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
作者:李東華
作者(外文):Lee, Tong-hua
出版日期:1990
卷期:15
頁次:頁275-296
主題關鍵詞:海洋中國大陸中國海洋發展中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中國的地理環境西、北負大陸,東、南臨海洋,是一個大陸國家,也是一個海洋國家。中國文明原本即具備相當良好的「宜海」條件,只可惜往後中國歷史的發展卻逐漸背離了傾向海洋的發展趨勢,成為一個大陸性格極強的國家,這個現象尤其在近世以後更為明顯。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過去學者經常以中國環境和西方地中海環境之比較來尋求答案。中國歷史發展大陸性格愈來愈強,海洋發展漸受壓抑的全面性原因,仍應從中國歷史實際發展上求答案。本文將已故凌純聲教授建立的「海洋中國」觀點為基礎,從中國古代海洋文化的發展述起,說明古代中國大陸性格逐漸形成的過程,再提出研究特殊時期沿海地區歷史發展的新課題。中原中心態度、大一統帝國情懷以及大陸取向實為傳統中國歷史觀的主要特徵。重視分裂動盪時代的中國邊區,特別是沿海地區的歷史發展,就成為亟待建立的新觀念。此外,我們不僅只注意邊區的歷史發展,還要以此為基礎,逐步將中國歷史研究的範圍擴大,進一步探索「域外」地區的歷史。亞洲沿岸的歷史至少應逐漸納入國史研究的範圍內,以瞭解整個東亞的互動關係,將中國歷史置於這個脈絡中來觀察,才會對中國歷史看得更真切。研究中國歷史上大傳統內陸性格和小傳統海洋傾向間的衝突、磨擦與協調問題,就成為重新認識中國歷史的重要課題。這個問題也可以和中國的南向發展結合起來。今日立足於海洋中國前哨的我們,應以怎樣的態度檢討數千年的中國歷史,又以怎樣的海洋發展成果回饋未來的中國,是我們應當深思的問題。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