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新儒家的歷程和地位問題
書刊名:鵝湖
作者:羅義俊
出版日期:1991
卷期:16:11=191
頁次:頁49-55
主題關鍵詞:新儒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黎建球、劉若韶(19860600)。臺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哲學與文化,13(6)=145,2-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宗三(1947)。大難後的反省--一個骨幹,代發刊詞。歷史與文化,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義俊(1986)。錢穆先生傳列。晉陽學刊,19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君毅(1976)。從科學與玄學論戰談君勱先生的思想。傳記文學,28(3)=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47)。本刊旨趣答問。歷史與文化,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錢穆(19851200)。紀念張曉峰吾友。中外雜誌,38(6)=226,16-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復觀(19611220)。中國人的恥辱,東方人的恥辱。民主評論,1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孝廉(1982)。無慚尺布裏頭歸--徐復觀老師的讀書生涯。中華雜誌,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韋政通(19830925)。理想的火焰:我的早期學習經驗。中國論壇,16(12)=192,63-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鎮國。寂寞的新儒家。鵝湖月刊,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武吉、杜維明(19850110)。現階段儒家發展與現代化問題。中國論壇,19(7)=223,45-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燕城(19831125)。中國哲學在海外。中國論壇,17(4)=196,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陽山(19840610)。知識多元主義與臺灣學術發展。中國論壇,18(5)=209,4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曉林(19840900)。從「價值理性」、「目的理性」、「工具理性」的概念架構看中國哲學與現代思潮。中國文化月刊,59,100-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聶佐林(19830500)。梁漱溟特立獨行。中外雜誌,33(5)=195,68-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梁金定(19850100)。現代儒學的角色與條件。哲學與文化,12(1)=128,26-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梅貽寶。中國哲學會第六屆年會開幕詞。哲學年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韋政通(1982)。未完成的五四--中國需要再啟蒙運動。大學雜誌,29(3)=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韋政通(1982)。面對各種衝刷的歷史思想使命。中國論壇,15(1)=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吳森、殷鼎(1986)。中國大陸之外的中國哲學。中國哲學史研究,198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愛群(1979)。唐君毅先生紀念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穆(1958)。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熊十力(1947)。新唯識論全部印行記。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620126)。文星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敖(1964)。為中國思想趨向求答案。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2)。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自由主義。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6)。哲學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復觀(1982)。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80)。Eastern Philosophy Today。  new window
10.錢穆(1985)。中華文化十二講。台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牟宗三(1970)。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350424)。文化與哲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牟宗三(1979)。從儒家的當代使命說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菊人(19780219)。唐先生的成就,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徐復觀(1982)。中國人的恥辱,東方人的恥辱。論戰與譯述。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修武(1978)。我讀〈政道與治道〉。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與著作。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鎮國(1979)。寂寞的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紀念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牟宗三(1984)。從儒家的當代使命說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時代與感受。臺北:鵝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菊人(1979)。唐先生的成就。唐君毅先生紀念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