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修辭格」辨義
書刊名:空大人文學報
作者:沈謙
出版日期:1992
卷期:1
頁次:頁1-14
主題關鍵詞:修辭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修辭格」,簡稱「辭格」,或稱「修辭技巧」、「修辭方式」、「修辭方法」、「表現手段」等,其範疇與界說歷來頗有爭議,本文旨在辨析各家之說,彌綸群言、唯務折衷。茲先論辭格的界說,次論辭格的分類,再針對此一問題作適當的辨析闡論。
Other
1.陳望道(1970)。我對研究文法、修辭的意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林文金。關於修辭格的幾個問題─兼談修辭學的範圍。上海師範學院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希杰(1991)。什麼是辭格。中國語文,6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煥輝(1970)。關於辭格的分類的探討。江西大學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中國修辭學會(1984)。修辭學論文集(第二集)。福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濮侃(1983)。辭格的運用與分析。福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士文(1984)。修辭格的定義及其他。福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曉東(1984)。辭格大煩劃分芻議。福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黎運漢、張維耿(1986)。現代漢語修辭學。現代漢語修辭學。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士文(1986)。修辭格論析。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望道(1932)。修辭學發凡。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望道(1968)。修辭學發凡。台北:學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鉞(1923)。修辭學。修辭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裕文(1958)。詞彙、語法、修辭。詞彙、語法、修辭。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弓(1963)。現代漢語修學。現代漢語修學。天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遠漢(1982)。辭格辨異。辭格辨異。湖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煥輝(1983)。關於辭格的實質及科學體系的管見。修辭學研究﹝第二集﹞。安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袁暉(1983)。修辭格的特點。修辭學發凡與中國修辭學─紀念陳望道修辭學發凡出版五一周年。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德春(1983)。修辭學探索‧論修辭方法。修辭學探索‧論修辭方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滌華、胡裕樹、張斌、林祥楣(1988)。漢語語法修辭典。漢語語法修辭典。安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陸稼祥(1989)。辭格的運用。辭格的運用。遼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介白(1931)。修辭學講話。修辭學講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士文(1982)。修辭講話。修辭講話。甘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元)高明(1977)。高明文學論業‧修辭總論。高明文學論業‧修辭總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