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淺論標籤理論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孫義雄
出版日期:1992
卷期:23:1=89
頁次:頁81-88
主題關鍵詞:標籤理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周震歐(19890400)。犯罪學社會反應理論之探討。刑事法雜誌,33(2),6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震歐(19870800)。犯罪學標籤理論與社會工作。刑事法雜誌,31(4),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世英(19890600)。社會心理學的犯罪(非行)理論。警政學報,15,119-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士隆(19890600)。標籤(互動)犯罪觀點之評判。警學叢刊,19(4)=76,86-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春金(19880600)。衝突犯罪理論之近況與發展。警學叢刊,18(4)=72,68-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春金(19840600)。論犯罪原因:犯罪學史的一些回顧與檢討。警政學報,5,141-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德輝(19860600)。衝突理論與少年犯罪。警政學報,9,175-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山田、林東茂(1990)。犯罪學。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德輝(1987)。犯罪學--犯罪學理論與犯罪防治。偉成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春金(1986)。青少年犯罪原因論。中央警官學校犯罪防治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春金(1990)。犯罪學。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ecker, Howard S.(1979)。Outside。Classics of Criminology。  new window
2.Tannenbaum, Frank(1997)。The Dramatization of Evil。Classics of Criminolog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