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坦能堡會戰之評析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王立民
出版日期:1992
卷期:8:4
頁次:頁89-102
主題關鍵詞:坦能堡會戰德國俄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一、研究戰史,乃為廉價獲得作戰經驗,增進戰略、戰術素養之最佳途 徑。藉 「它」啟迪我國軍幹部將前人成功之處,據而充之以發揚光大; 對失敗 者闕失之處,宜趨而避之以免重蹈覆轍。二、作戰地區為俄羅斯平原之延伸,介 於俄屬波蘭,突入東普魯士與奧匈帝國之間,地多平原與湖泊沼澤,東西橫寬約 200公里,南北縱長約250公里。三、1914年8月,俄軍企圖對東普魯士實施一次 強大攻勢 ,以策應西方英法聯軍作戰 。由於俄軍將帥不和,指揮拙劣,戰備不 週,於8月28日優勢俄軍反遭德軍三面合亂迫其於馬蘇湖附近決戰,殲其12萬5,000 人,被譽為歷史上第二「坎尼」殲滅戰。四、本役會戰雙方成敗之主因:(一)戰略 上:俄軍:1.戰略集中未形成兵力重點:2.缺乏外線作戰正確指導。德軍:1.持久與決 戰指導正確; 2.優先目標選擇正確。(二)戰術上:俄軍:1.戰備不週;2.指揮拙劣;3.將帥 不和:4.訓練不良。德軍:1.將帥卓越:2.協同密切:3.訓練精良。五、心得體認:(一)勝 算之探討與掌握;(二)捕捉戰機,挽救危機;(三) 慎選可恃之將;,(四)建軍思想與作 戰指導相結合;(五)體認包圍作戰之真諦。
圖書
1.1914~1919年世界大戰史。國防部史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紐先鍾。第一次世界大戰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紐先鍾。西洋全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軍作戰要綱--大軍指揮(草案)。陸軍總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