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識繁寫簡: 論漢字「書體」與「寫體」分開的可能性
書刊名:華文世界
作者:鄭昭明
出版日期:1993
卷期:68
頁次:頁1-10
主題關鍵詞:書體漢字寫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Cheng, C . M.(1982)。Analysis of present-day Mandarin。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10,281-357。  new window
2.傅斯年(1919)。漢語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談。新潮,1(3),391-4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左松超(1989)。中共簡體字混亂古音聲母系統說。中華民國聲韻學會第七屆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80)。中華新字典。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建國以來文字改革工作編年記事。文字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艾偉(1949)。漢字問題。上海: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何(1992)。國話活用字典。臺北:五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教育部(1935)。第一批簡體字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孝定(1979)。漢字史話。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新雄(1989)。中共簡體字混亂古音韻部系統說。台北:青年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志文(1992)。從文化的觀點看文字統一的問題。中國文字的未來。臺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新雄(1992)。所得者少,所失者多:中共推行簡體字四十年的檢討。中國文字的未來。臺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沛榮(1992)。漢字的整合與整理。中國文字未來。臺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應裕康(1992)。論中共簡體字。中國文字未來。臺北:海峽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宗梧(1992)。漢字簡化的商榷。中國文字未來。臺北:海峡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horf, B. L.(1956)。Science and linguistics。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 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Cambridge, MA:MIT Press。  new window
7.鄭昭明、陳學志(1992)。漢字的簡化對中文讀寫的影響。中國文字的未來。台北:海峽交流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清俊(1992)。談中國文字在電腦中的表達。中國文字的未來。台北市:海峽交流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