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幽默大師[林語堂]的幽默觀
書刊名:警專學報
作者:張世珍
出版日期:1993
卷期:1:6
頁次:頁453-468
主題關鍵詞:林語堂幽默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3
     林語堂在三十年代--連創辦《論語》、《人間世》和《宇宙風》等雜誌、幽默小品因而風行一時,他也在中國新文學史上贏得「幽默大師」的美譽。其實,早在林語堂初回國門的二十年代,他是《語絲》的一員悍將,文風浮躁凌厲,為人慷慨激昂。他之由熱血澎湃的「土匪」轉向超遠閒適的「幽默」,主要是基於白色恐怖與赤色壓力的客觀環境,以及他個人道家式的人生觀與傾向言志派的文學觀的主觀因素。至於他的幽默觀,共歷經三個階段的蛻變始臻於成熟;由最初語言文字風格的建立,以擺脫道學形貌始,進一步注入超遠、溫厚、性靈、及閒適等內涵,把幽默提昇為智慧的人生觀之一,最後並肯定幽默是人類共通的特性。在林語堂建構他的幽默王國的整個歷程中,他是先由西方文化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的幽默,再由中國的文化包融西方的文化中一路發展而形成;這樣,中西文化藉林語堂式的幽默開啟了一條交流的管道。
期刊論文
1.彭立(1989)。三十年代林語堂文藝思想論析。文學評論,198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秦賢次、吳興文(1985)。林語堂卷。文訊月刊,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建偉(1989)。林語堂幽默觀發展軌跡。文藝研究,19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建偉(1990)。論林語堂的幽默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月刊,199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建偉(1990)。林語堂研究綜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月刊,199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閻廣林(1989)。林語堂幽默觀論略。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8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國柱(1990)。林語堂的「綜合觀」與克羅齊的「表現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月刊,199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惠廷(1990)。林語堂三十年代幽默文學漫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月刊,1990(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沈栖(1991)。林語堂散文創作簡論。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侗(1984)。試論幽默。文學評論,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施建偉(1991)。林語堂在大陸。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語堂(1978)。語堂文集。臺北: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語堂、陶亢德(19320916)。論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語堂(1974)。無所不談合集。臺北: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語堂(1989)。八十自敘。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語堂(1989)。吾國吾民。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郁達夫、趙家璧(1990)。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二集(1917-1927)。臺北:業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語堂(1992)。生活的藝術。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索引一(1927-1937)。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太乙(1990)。林語堂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學稼(1985)。魯迅正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