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東坡先生黃州時期文學探究
書刊名:嘉南學報
作者:藍麗春
出版日期:1994
卷期:20
頁次:頁234-247
主題關鍵詞:文學東坡先生黃洲時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東坡因烏台詩案貶官黃州,謫居黃州五年,是東坡政治上遽變 的失意期,但此時期的生活經歷與人生體悟,關係著東坡整個思想與情 志,對作品風格的轉變其有關鍵性的影響。使得黃州時期的文學作品, 不論詩、詞、賦、散文等文體,在質與量上。均超越先前水準。呈現出 豐富的意涵與風貌,極其重要性與價值性。 本篇以黃州時期為研究中心,旨在探究東坡謫居黃州時的文學表現。共分五點論 述:一、前言。說明黃州時期乃東坡一生創作中的重要關鍵,作為進一步研究的 前提。二、黃州時期之定義。係交代東坡之作品隨政治生涯呈現出階段性,並對 黃州時期作一界定。三、黃州文學之肇因一烏台詩案。東坡謫黃,係因烏台詩案 所致。而黃州作品風格之轉變,亦係烏台詩案所影響,故詳述此案始末。四、文 學探究。乃本篇重點所在,剖析黃州五年的謫貶生活中,東坡的創作心境、思想 轉變與作品成就。五、綜前所述,可得結論如下:東坡心境由初至黃州的重挫失 意逐漸調適為豁達灑脫。思想由積極用世的儒家思想轉變成儒、道、佛三家融合, 而較偏向莊、佛,形成淡泊、自適的人生觀。心境與思想的改變,展現於文學表 現上,作品內容中原先批評嘲諷時政轉變成以個人抒慨與人生體悟為主,作品風 格由豪放雄渾轉變成清曠平淡。黃州時期的文學作品所以具關鍵地位與重要價 值,即在此平淡風格的轉變與完成。
期刊論文
1.于大成(1971)。東坡詩詞中的自我表現。中華文化復興月刊,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秀玲(1990)。東坡黃州經驗之探討(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鳳珠(1988)。蘇軾黃州詩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玟玲(1985)。東坡黃州詞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蘇轍。欒城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吉川幸次郎。宋詩概說。宋詩概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象。莊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軾(1973)。東坡志林。臺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朋九萬(1985)。東坡烏臺詩案。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蘇軾、茅維、孔凡禮(1986)。蘇軾文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桃坊。蘇軾詩研究。蘇軾詩研究。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蘇軾(1991)。蘇軾詩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蘇軾(1986)。蘇軾選集,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後秦)釋僧肇。肇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