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今臺灣道廟燈錢的探討
書刊名:商學學報. 空大
作者:吳永猛
出版日期:1995
卷期:3
頁次:頁1-16
主題關鍵詞:臺灣道廟燈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一、前言 「添丁發則,錢銀自己來」這是一句臺灣農村社會的祝福語。有人斯有土,有土斯有財。人丁興旺,官府稅源充足,民間廟宇費用也仿攤丁口錢,沿襲成俗。但由於時代變遷,臺灣經濟繁榮,廟宇林立其理財方式隨時代改變,「燈錢」的變化正好可資說明。二、燈錢的歷史 漢民族農立國,注重人丁,是勞動力、賦稅、兵力與徭役的來源,(一)丁原丁錢的概況:從漢代以降到清代,人丁賦稅徵收已定成規。(二)臺灣道廟燈錢的淵源:從丁口錢變成燈錢迎承傳統又符合民意:(1)人丁興旺、(2)前途光明、(3)添丁發財,(4)保佑平安。三、斗指的功能宗教功能有助於人類對偶然性、無力感、缺乏性乃至空虛感求得滿足。農業社會米以斗量,民間信仰建酬祈求「五穀豐登,六畜昌盛,丁財寶發」,所以禮斗法會每一斗有一盞燈,拜斗燈有其象徵意義。四、燈錢的種類 當今常見的:太歲燈、光明指、元辰燈、平安燈等。燈錢以北部及都市金額較高,但平均3至5百萬最普及。接著另一類是斗登。斗燈錢高低種類很多,從幾萬元到幾百元不等,視其排列位置而定。五、燈錢的用途 廟宇賬務收支:(一)支出:(1)資產方面為土地建屋,以募捐支應。(2)經常開支雇人費以攤丁養支應;(3)特定開?建酬以人口錢支應。但時代改變支應情況已有變化,(二)收入:(1)丁口錢:錢現在的澎湖地區保持此傳統,都市已式微。(2)燈錢,綜合丁錢與點燈、禮斗統合在一起,是當今各廟宇的主要財源。(3)香油錢:隨喜樂捐,香客多的廟宇收入可觀。(4)募捐:以特殊用途而勸募。六、結語 臺灣海島文明既靈活又會創新。近世紀以來臺灣步入工商社會,經濟繁榮,民主進步,獲得國際肯定。以最保守的廟宇文化來看,為適者生存,民間信仰也會走出共同集體的創意,「燈錢」的發展正可以資說明為因應時代變遷走出來當今臺灣道廟理財的特色。
圖書
1.(1976)。清史稿。台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家駱(1977)。《中國經濟史料》清代編。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O'Dea, Thomas F.、O'Dea, Aviad Janet(1983)。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Prentice-Hall。  new window
4.班固、顏師古(1972)。漢書。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歐成山(19931113)。澎湖傳統文化風俗與掌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40214)。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期刊論文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