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嘉璈經營中國銀行的理念與作風
書刊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作者:毛知礪
作者(外文):Mao, Chih-lee
出版日期:1995
卷期:12
頁次:頁177-199
主題關鍵詞:張嘉璈中國銀行銀行經營經營理念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42
期刊論文
1.(1932)。中國銀行充實發行準備。銀行週報,16(1)=73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公權(1930)。張公權先生敬告中國銀行同人書。銀行週報,14(19)=65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Gray, F. W.(1930)。怎麼做一個成功的銀行家。中行月刊,1(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公權(1930)。銀行員的本職--做生意。中行月刊,1(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公權(1930)。他山之石。中行月刊,1(5),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22)。中行當局訪問記。銀行週報,6(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寅初(1935)。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開拍產證券行市之可能乎?。東方雜誌,33(1),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佳駒(1933)。最近兩年度的中國財政。東方雜誌,30(4),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許寶和(1933)。中國近年的銀行業。東方雜誌,30(10),5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紫翔(1933)。中國的銀行之特質。東方雜誌,30(21),2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作舟(1933)。軍費與國家財政。東方雜誌,30(24),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77)。「張公權先生自述往事答客問」勘誤補述。傳記文學,30(4),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公權(1931)。指揮與聯絡。中行月刊,2(9),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孔均(1923)。中國銀行修改會計規則之商榷。銀行週報,7(31)/7(35),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孔鈞(1932)。中國銀行會計改善之我見。銀行週報,8(15),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公權(1930)。會計主任的責任。中行月刊,1(3),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袁道豐(1970)。張公權先生談往錄。傳記文學,16(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姚崧齡(1979)。敬悼張公權先生。傳記文學,35(6),66-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滄水(1923)。中行對於發鈔應保持獨立。銀行週報,7(2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浦薛鳳(1977)。介紹一本值得閱讀思索之新書。傳記文學,30(30,113-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洪葭管(1986)。張嘉璈與中國銀行。近代史研究,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嘉璈。國民對於財政改革應早覺悟。銀行月刊,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嘉璈(1932)。中國經濟目前之病態及今後之治療。中行月刊,5(3),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毛知礪(1994)。張嘉璈與中國銀行早期的經營與發展,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德銘(1983)。中國、交通兩銀行的發展與政府的關係(1986-1927),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銀行總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1991)。中國銀行行史資料匯編:上編(第三冊)。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真(1961)。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承禧(1934)。中國的銀行。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崧齡(1982)。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沈亦雲(197102)。亦雲回憶。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清銀行總清理處(1980)。大清銀行始末記。台北市: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維鈞(1983)。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友春(1991)。民國人物大辭典。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敏助(1986)。銀行經營績效評鑑之研究。南投:基層金融研究訓練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漢裕(1974)。論現代工業社會的企業家作風及職業倫理。經濟發展與經濟思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小明(1987)。論近代上海企業家。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資料(八)。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大中(1987)。貨幣銀行學概要。貨幣銀行學概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偉成(1972)。貨幣銀行學。貨幣銀行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國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全國銀行年鑑(第1冊)。全國銀行年鑑(第1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姚崧齡。中國銀行二十四年發展史。中國銀行二十四年發展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石進(1992)。銀行管理。銀行管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姚崧齡(1968)。中行服務記。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石進(1978)。銀行管理與經營。銀行管理與經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蔭溥。五十年來之中國銀行業。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秦潤卿。五十年來之上海之錢莊業。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國棟(1982)。商人與商業活動。民生的開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Eastman, Lloyd E.(1975)。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The Abortive Revolution: China Under Nationalist Rule, 1927-1937。Cambridge, Mass。  new window
其他
1.中國銀行總管理處(1935)。中國重要銀行營業概況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總行有關講課提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公權(1971)。中國貨幣與銀行的朝向現代化。艱苦建國的十年:民國十六年至民國二十六年。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