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佛教的社會福利觀
書刊名:東吳社會工作學報
作者:趙碧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5
卷期:1
頁次:頁223-234
主題關鍵詞:社會福利佛教慈悲佈施福利思想Social welfareBuddhismMercyOfferingWelfare thinik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2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有了社會福利思想及具體的措施。為適應人類之需要,社會福利思想及措施乃隨著各國之文化、社會背景而有不同;審視我國社會福利的歷史,在思想體系方面首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從早期的賑災、救難、濟貧等政府暨民間辦理的慈善事開始,充分顯示出傳統服務助人的仁愛美德。繼而佛教傳入以後,更形成一般影響的主流,不僅在思想上將行善、助人、服務、奉獻等要素深入人們的價值信念中,更將這思想觀念實踐在很多社會福利活動上。   從歷史的事實顯示,佛教所從事的濟貧、重建等福利事業,曾使無數人脫離災難,對安定社會頗多貢獻。但這些福利事業仍以救助為主,佛教徒雖體認到,為了慈濟眾生,必須從事布施救助的工作,卻多只針對人間的困乏而提供救助的工作,卻多只針對人間的困乏而提供食物、衣服和住處等的救濟而已,如果佛教的福利工作只局限於此的話,結果將證明其福利工作的意義是消極且不顯著的。實際上,佛法的布施,同時也是菩薩四攝法之一,目的在攝受眾生歸向正道,即令眾生都能由洞察問題的根源,而得到底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啟發個人潛能,自立自發解決問題的精神,正是從事社會福利的積極意義。 故佛教為適應現今社會的需要,如何利用既有之資源,發揮最大之福利效益,就必須兼顧布施的積極內涵,配合推行的技巧,從組織整合發展的方式,規創佛教社會福利事業的新境界,使布施行更趨於圓滿。而唯有圓滿的布施行,才能底體現菩薩的慈悲心行,也才能契合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 本文我們探討了推動佛教積極從事社會福的主要動力-慈悲,以及實踐的基礎-布施,可以看出它是相當理想的福利思想體系,不但可以提供給現今佛教在從事社會福利工作時,一個有力反省基礎;同時,也可為發適應我國國情的社會福利意識型態提供一種哲理基礎。
圖書
1.道端良秀、關世謙(1981)。中國佛教與社會福利事業。佛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妙雲集下(1990)。學佛三要。臺北:正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永猛(1977)。中國佛教經濟之發展。佛教經濟研究論集。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