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羅門都市詩美學探究
書刊名:中國學術年刊
作者:潘麗珠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an, Lee-chu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7
頁次:頁371-396
主題關鍵詞:羅門都市詩第三自然美學批評法Lo-MenUrban poetryThe third natureAesthetic critic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44
     羅門是現代詩壇中,始終以藝術理念貫串詩作的人,讀他的作品,應該牢籠全豹而不能單一評價,否則無法盡知作品的勝處。他的都市詩「方形」、「窗」、「眼睛」等意象突出,詩語言明朗具現代感,詩形結構切合都市意涵的美學要求,內容也能呼應他所主張的「第三自然」觀,直探都市人的心靈病灶。稱譽他是「城市詩國的發言人」或「當代都市詩的守護神」實當之無愧!本文從「外緣的探討」與「內涵的深究」兩部分論析羅門的都市詩作品,前者討論羅門其人、都市詩的範疇及美學批評法釋義;後者分別就特殊意象、語言風格及詩形結構析論作品的審美旨趣和藝術理念,此一部分尤為本文之重心及價值所在。
期刊論文
1.蔡源煌(19770200)。從顯型到原始基型--論羅門的詩。中外文學,5(9),4-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漢良(19790500)。分析羅門的一首都市詩。中外文學,7(12),126-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健(19640403)。評羅門的《第九日的底流》一文。現代文學,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古遠清(1991)。都市人深重孤寂感的生動展示--羅門三首詩賞析。藍星詩刊,1991(七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振科(19900100)。超越與回歸:從心靈到現實--對羅門都市詩的再認識。藍星詩刊,22,68-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立誠(19891000)。以美學建築藝術殿堂的詩人[羅門]。藍星詩刊,21,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古遠清(1991)。刻畫都市人生的聖手羅門詩作賞析。藍星詩刊,1991(四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麗珠(19950300)。從「女低音狂想曲」談現代詩的意象經營。中國學術年刊,16,173-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陝曉明。「戰爭詩的巨擘」與「城市詩國的發言人」--羅門的戰爭詩與都市詩。羅門蓉子文學世界學術研討會。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一桃。論羅門的城市詩。羅門蓉子文學世界學術研討會。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芳定(1985)。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之美學批評法(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麗珠(1987)。盛唐王孟詩派美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簡媜(1994)。胭脂盆地。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晉民(1991)。台灣文學家辭典。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孟樊(1993)。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新詩批評。台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門。誰能買下這條天地線。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徽(1994)。羅門詩一百首賞析。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宗白華。美從何處尋。元山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光潛。談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義芝著。不盡長江滾滾來。幼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古繼堂。台灣新詩發展史。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偉民、唐玲玲。日月的雙軌。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羅青(19780305)。羅門的「流浪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煌(19841202)。城市詩國的發言人--讀《羅門詩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羅門(1989)。從我詩的「第三自然」螺旋型架構看後現代情況。詩眼看世界。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門(1989)。[詩眼看世界]序。詩眼看世界。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繼堂(1991)。靜聽那心底的旋律。門羅天下。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默(1967)。羅門及其「都市之死」。現代詩的投影。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天儀。美學的意義。美學與語言。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永武。談意象的浮現。中國詩學.設計篇。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門。我的詩觀與創作歷程。羅門創作大系--都市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燿德(1991)。在文明的塔尖造塔--羅門都市主題初探。羅門論。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瑞山(1991)。意象廣次剖析法--並試辨羅門的超現實詩之謎。門羅天下。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源煌(1991)。捕捉光的行蹤。門羅天下。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漢良(1993)。都市詩言談--臺灣的例子。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 (4) : 新詩評論卷。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