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國的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系統--現況、問題和建議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Humphrey,Philip S.張譽騰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0:3
頁次:頁33-39
主題關鍵詞:美國大學自然史博物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自十九世紀初期以降,在美國博物館的發展歷史中,大學和學院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雖然長久以來,就有人注意到大學博物館的特性及其特殊使命。但是,一般而言,許多關心博物館事業的人士,對大學和學院博物館,它們的收藏,以及它們在教育與學術研究上的使命及其重要性,均不甚了了。 美國博物館界有關博物館的目的與功能的正式定義 (例如規定博物館必須展示具體的文物,並定期對觀眾開放 ),對大學博物館及其收藏,以迄所有博物館都有深遠的影響。怎麼說呢﹖大學博物館及其相關學術計畫,通常是訓練培養國內博物館專業人員 (包括研究人員和其他的專業人員 ) 的搖籃,但由於許多大學博物館並不符合上述博物館的定義,所以就被排除在聯邦或私人基金補助的範圍之外,因而它們在訓練培養國內博物館專業人員方面的能力就不免大打折扣。此外,如果從定義的角度來看,大多數大學博物館並不符合美國博物館協會評鑑的標準,因此並不是(也許也沒有被鼓勵成為 ) 美國博物館協會的會員。這樣一來,大多數和大學博物館或收藏有關的學者或專業人員並未能參與國內博物館界的活動。這種情形,當然對任一方都無好處。 本文的目的在澄清附屬美國境內大學之自然史收藏或自然史博物館的特殊情境,在文中將對大學和非大學博物館的分野,以及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組織、現況、問題有所論列,最後並提出作者一系列具體建議,供全美系統生物學家社群 (the National Community of Systematists)、國家科學基金會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大學行政單位和美國博物館協會 (AAM) 參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