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科舉中的作弊與防弊措施
書刊名:東南學報
作者:詹瑋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9
頁次:頁209-229
主題關鍵詞:清代科舉作弊防弊措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5
     科舉制度發端於隋唐,大備於宋代,在以後的一千多年中,成為歷代政府公認最 可靠的取士方法。 隨著參加科舉考試人數的增加,為維持考試的公平性,開始有防弊措施的產生。 唐代實施公卷(溫卷)制度,考生可以公然拜考官,將平日習作呈上,作為考官打分數的參 考,這個制度在唐代已經發生許多弊病(註一)。至宋代時,考試關防已趨嚴密,如糊名彌 封、謄錄、考生搜身、廢公卷等措施一一實施(註二),確立了科舉考試防弊制度。 明初,太祖定八股取士之法,此後遂為定制。沿用至清末。大抵而言,明代末年,挾帶小鈔 的情況日益嚴重,明廷始命添設御史二員,專司搜檢(註三)。 科舉制度,發展至清代,已達最高峰。不但各級考試人數較前增加,作弊情況更為嚴重,而 且作弊種類繁多,令人防不勝防。在此情況下,清廷發展出一套嚴密的防弊措施,可說是歷 代少見的。為何有上述情形出現呢?防弊措施是否能根絕作弊?又造成怎樣的影響呢?這就 是本文所主要探討的。
圖書
1.楊家駱(1977)。中國選舉史料--清代編。臺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伯棠(1977)。清代文官考選制度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兆殯(1977)。清代科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炎武(197504)。原抄本日知錄。臺南市:平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顧炎武(1975)。原抄日知錄。臺北:明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清經世文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商衍鎏。清代科舉考試述錄。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道成(1990)。科舉史話。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德昭(1982)。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光亮(1976)。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弘褀(1993)。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戊午科場之案。庸童筆記。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