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哲學史上的一個難解之謎--〈指物論〉新探
書刊名:哲學與文化
作者:曾祥云
作者(外文):Zeng, Xiang-yun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4:2=273
頁次:頁140-148
主題關鍵詞:指物論墨經指物觀符號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在先秦典籍中,〈指物論〉是一篇專門探討語言符號「名」與其所指稱對象「物」之間關係的學術論文。 公孫龍的〈指物論〉是針對墨家的指物觀而作的,因而,其思想素材實出於墨。在寫作方式上,它採用了一種由破而立的駁論文體,思辯色彩較濃,但與〈白馬論〉、〈堅白論〉和〈通變論〉諸篇,風格迴異。〈指物論〉不是客難主答式對辯體。在〈指物論〉中,公孫龍雖沒有提出「指稱」這一術語,但他確是在指稱的意義上來理解和認識以名指物的,將以名指物之「指」(即「指稱」)和以手指指物之「指」(即對事物的指認)這兩種不同的指物形式,作了明確區分,肯定了「名」的符號性質和指稱功能。在此認識基礎上,公孫龍提出和論證了事物皆可指稱(即「物莫非指」)的主張,進一步肯定了符號存在的廣泛性及使用符號的普遍性。因此,從〈指物論〉的思想實質來看,它探討的不是哲學本體論問題,不是公孫龍的物性觀,而是一篇理論符號學專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