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前毫針刺激足三里穴對血液乳酸值之影響
書刊名:大專體育
作者:向淑慧蘇俊賢 引用關係陳洸艟
出版日期:1997
卷期:30
頁次:頁79-84
主題關鍵詞:運動前毫針刺激足三里穴血液乳酸值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9
     短時間高強度無氧運動,要持續發揮個體本身所俱備的運動能力是一種相當辛苦 的挑戰;以籃球運動來說,整個運動過程大多介於無氧運動的狀態。在無氧運動的狀態下, 如何能讓運動員們達到最高運動表現,且於每次的能量運用之後可以很快的恢復到最佳狀況 ,是一個相當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係探討運動前對籃球選手施以毫針刺激足三里穴與無刺激的實驗過程後,對運動表現 與安靜期和恢復期乳酸及血液生化值的影響。以中華民國 22 步級男子籃球國手 12 名為志 願受試對象,平均年齡 21 歲,身高 189 公分,體重 84 公斤。 利用籃球專項體能中之折 返跑為測驗項目, 於運動前對選施以毫針刺激 15 分鐘後,經 5 分鐘的暖身運動再進入折 返跑的測驗項目;取其安靜期、運動前心跳率,運動後心跳率及安靜期血乳酸、運動後血乳 酸和折返跑之時間記錄。 研究結果發現運動前針刺激明顯縮短了折返跑的時間,但安靜期乳酸沒有明顯下降(無刺激 時平均數為:0.51,針刺激時平均數為:0.59,P>0.5 ),恢復期乳酸排除速率也較無刺激 有明顯的差異(無刺激時平均數為:5.27,針刺激時平均數為:4.58,P<0.5 ),對運動訓 練或競賽來說有其正面效益。
期刊論文
1.謝錦城、方進隆(1989)。急速減重對拳擊選手運動能力的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11,115-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正常、林昭庚、薩來欣(19951000)。電針刺激足三里穴與間使穴對激烈運動前後心跳率與氧攝取量影響。臺灣師大體育研究,1,103-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正常、林昭庚、薩來欣、謝伸裕(19950800)。電針體穴和耳穴貼壓刺激對運動後乳酸值影響之比較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19,107-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管遵信、李惠芳、文新龍、范宗光(1986)。耳穴壓丸法消除運動員疲勞的實驗觀察。雲南中醫雜誌,1986(1),2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大豐、林昭庚、林正常(1991)。電針刺激對激烈運動後攝氧量之影響。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三年度發表,313-3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慧君(1994)。運動生理學實驗。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自尹(1988)。中醫理論現代研究。台北:啓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昭庚(1992)。針灸學新論。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針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仁彬、吳慧君、陳洸艟(1996)。毫針刺激足三里穴對運動後恢復期乳酸排除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壽康、胡伯虎、張兆發(1994)。針刺‧手法一百二十種。知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維三(1985)。針灸科學。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俊忠(1996)。挑戰極限。傳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陸瘦燕、朱汝功(1993)。針灸腧穴圖譜。台北:文光醫學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靜珍,孫麗穎,斐廷輔導會(1987)。電針穴位刺激對正常人運動後疲勞恢復影響的實驗觀察,北京:中國針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