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樂府詩與曹植樂府詩的比較
書刊名:靜宜人文學報
作者:戴麗珠
出版日期:1997
卷期:9
頁次:頁111-116
主題關鍵詞:樂府詩曹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8
     近人胡大雷提出漢代樂府民歌的兩大特點在「多吟詠他人與重在敘事」,這個觀點引發作者寫作本文的動機。首先提出十首漢樂府吟詠他人之作與敘事之作為論見之依據,再提出曹植三篇名作與上文十首漢樂府加以比較析論。 原來比起漢樂府的敘事精神,曹植的白馬論,透露出詩人借詩抒懷的自我心志的表露。表現詩歌的象徵性、含蓄美。代表詩歌文化的再進步,也擴展了樂府詩的表現領域。 又曹植的另一首名篇名都篇,全詩在諷刺都市貴胄子弟的浮華生活。其實寫貴遊子弟是在寫曹植自我,在傳統的漢樂府中,寄託作者自我的雄心壯志,陳祚明言:「萬端感慨見於言外」,是的當之論。 此外,曹植的另一首名篇美女篇,更將曹植這一種借樂府以抒懷的自我表現態度,表現得更淋漓盡致。美女篇寫美女盛年不遇,獨處閨房;比喻志士不被人理解,無法伸展抱負。 因而,我們可以說曹植的樂府詩脫胎於漢樂府,而更進一步地表現出自我感情、自我心志、自我個性的表露。這是文人樂府詩,在樂府詩的時代展延中所表現出來的貢獻,為唐代新樂府開出自我鋪述的新路程。以上是本文的論述,敬請名家大方指正。
期刊論文
1.胡大雷(1990)。建安詩人對樂府民歌的改制與曹植的貢獻。文學遺產,1990(3),2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曹魏父子詩選。仁愛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樂府詩集。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