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影響棒球運動打擊的心理因素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葉志仙 引用關係陳淑滿 引用關係蔣憶德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7
卷期:11:2=42
頁次:頁38-44
主題關鍵詞:棒球打擊心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9
     「打擊」是棒球 運動比賽中最具攻擊意義的得分關鍵,也是一般評定球員重要 的依據,是故打擊為訓練項目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課題。一般而言,具有良好打擊基礎, 但是在比賽中的表現卻無法卜垟到應有水準的球員多半是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對於比賽的 適應能力太弱及缺乏正確的打擊觀念,以至於影響了臨場的表現,因此本文就針寺影響棒球 運動打擊的幾個心理因素探討之。
期刊論文
1.季力康(1995)。走出低潮再創高峰。中華棒球,44,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清和(19951000)。注意與激發水準對技能表現的影響。體育研究,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季力康(1995)。棒球場上的「畢馬龍效應」。中華棒球,45,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Nideffer, R. M.(1976)。Test of attention and interpersonal styl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4,394-404。  new window
5.Friend, J.、LeUnes, A. D.(1990)。Predicting baseball player performance。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13(2),73-86。  new window
圖書
1.吳萬福(1977)。運動比賽的心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民國體育總會(1991)。中華民國棒球協會棒球規則。中華民國體育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ose, P.、Golenbock, P.(1985)。Peter Rose on Hitting。New York:Perigee Book。  new window
4.Dorfman, H. A.、Kuehl, K.(1989)。The Mental Game of Baseball。South Bend, Indiana:Diamond Communication, Inc.。  new window
5.楊清瓏(1991)。棒球運動打擊技術之分析與研究。教育部國民中學棒球聯賽小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