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曹魏的考課法與魏晉革命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吳慧蓮
作者(外文):Wu, Hui-lien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1
頁次:頁59-78
主題關鍵詞:曹魏魏明帝劉劭考課法陳群九品官人法郡中正州大中正選舉制人事政策士族司馬懿曹爽政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67
魏晉南北朝關於曹魏時期的九品官人法,向來的研究者多注意魏文帝時期創立九品官人法,以及嘉平年間司馬懿執政置州大中正的問題。然而,司馬懿設置州大中正,原是為改革九品官人法中郡中正無法客觀選才的流弊。相對於司馬懿的方案,在此之前,魏明帝曾企圖制定考課法,革新選舉,而此在明帝朝並引起激烈的爭議。關於魏明帝的考課法,由於史文簡略,常被研究者所忽略,至今仍有許多模糊不清之處。但是,從郡中正到州大中正的設置,考課法實居關鍵性的地位,如果忽略,則無法把握曹魏時期選舉制的全貌。 此外,正始嘉平年間,司馬懿與曹爽之間的政爭,根據葭森健介的研究,他認為兩者之間的衝突除了出身背景、思想理念的差異外,更重要的是人事政策上的對立。曹爽在選用上偏向中央集權,以尚書省吏部為主,壓抑中正職權;司馬懿則主張尊重地方輿論,擴充中正的組織,加設州大中正。司馬懿的主張符合世家大族的利益,因此獲得大族支持,造成魏晉革命的主要原因。然而,曹爽的政策,實際上乃延續魏明帝的人事政策。因此,如果不探究清楚魏明帝的考課法,則很難瞭解正始嘉平年間的政爭,以及魏晉禪替的原因。而司馬懿設州大中正之後,確立上級士人的優越性,是九品官人法門閥化的關鍵。但是從魏明帝制定考課法,以及曹爽司馬懿之爭,可見曹魏制定九品官人法之後,中央是否在人事上與世家大族妥協,仍然有過一番抗拒與掙扎。這在魏晉史上仍是相當值得注意的一段過程,由此,充份顯現魏晉兩政權性質上的不同。因此,本文以魏明帝的考課法為主,透過相關史文的推證,嘗試勾勒出考課法的內容,希望能填補曹魏選舉制的空白。此外,透過考課法的提出與相關議論,希望能呈現曹魏時期政治黨派與人事權力的傾軋,如是,對於曹魏時期的政爭與選舉制的關係,當有更深入的認識。
期刊論文
1.越智重明(1966)。梁の天監改革と次門層。史学研究,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榎本あゆち(1982)。梁末陳初の諸集団について――陳霸先軍団を中心として。名古屋大?東洋史研究報告,8,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隱。晉書。廣雅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北堂書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劉劭。人物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三國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葭森健介。魏晋革命前夜の政界――曹爽政権と州大中正設置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多田狷介(198012)。劉劭とその考課法について。中山鳥敏先生古稀紀念論集。東京:中山鳥敏先生古稀紀念事業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長孺(195507)。九品中正制度試釋。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