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銀行最適資源配置策略之研究Gap、False Alarms在臺灣金融業的實證研究--以泛亞銀行為例
書刊名:商學學報. 空大
作者:楊宗明
作者(外文):Yang, Chung-mi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5
頁次:頁185-204
主題關鍵詞:GapFalse alarm銀行最適資源配置策略臺灣金融業泛亞銀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銀行最新流行的經營趨勢,均強調非價格競爭業務的重要性,其中服務品質的提升,將是未來銀行走向個性化與全方位經營的重點。目前整體服務業的消費顧客群之需求正快速地變遷,要提升銀行的服務品質,必須先掌握顧客的需求,俾達到全面顧客滿意度經營(TCSM) 。因此積極致力消弭需求與期望之間的缺口(GAP),成為今日銀行經營理念的新潮流。 雖然PBZ三人提出服務品質五項缺口(GAP)但並未探討短期與長期缺口管理、優先順序的認知問題,導致資源配置不當,造成營運上的盲點。有鑑於此,本研究將Roger & Tommas(1993)對製造業的長、短期製程優先順序認知上的差異所提出的Gap & False Alarm研究模型加以修正,應用到金融服務業,並以泛亞銀行作實證分析,提供銀行擬定資源配置策略,以有效改善其營運結構,進而提升其服務品質的內涵,達到顧客滿意經營的目標。
期刊論文
1.Parasuraman, A.、Zeithaml, Valarie A.、Berry, Leonard L.(1985)。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rketing,49(4),41-50。  new window
2.Schmenner, Roger W.、Vollmann, Thomas E.(1994)。Performance Measures: Gaps, False Alarms and the Usual Suspe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 Management,14(12),58-69。  new window
3.王宗柄(19950700)。服務品質的特性。彰銀資料,44(7),2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戴久永(199509)。提升服務品質的初步構想。第一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文賢、林培文(199509)。從TQM的關點探討研發與製造間互動的工作重點。第一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瑞華(199509)。論TQM與台灣製造業策略規劃。第一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志鴻(1995)。服務業的品質管理。第一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ipiprimio, Anthony(1987)。Quality Assurance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Chilton Book Company。  new window
2.Juran, J. M.(1981)。Management of Quality。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  new window
3.Nanni, A. J. Jr.、Vollmann, T. E.、Dixon, J. R.(1990)。The New Performance Challenge: Measuring Operations for World-Class Competition。Homewood, IL:Business one IRWIN。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