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試從文類的觀點看溫庭筠詞的聯章性
書刊名:中華學苑
作者:洪華穗
作者(外文):Hung, Hua-suei
出版日期:1998
卷期:51
頁次:頁131-156
主題關鍵詞:溫庭筠聯章詞花間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76
     提及《花間集》,最先使人聯想到的是溫庭筠,從清代詞話中,可以發現,對花間詞人的評論,也是以溫庭筠為多,且多為正面評價。清代常州詞派詞評家更將溫庭筠的詞推尊為「深美閎約」、「正字字有脈絡」,可見溫詞的詞風、技巧是多面的。常州詞派詞人為將「詞體」推尊到文學作品的正途上,不惜以「比興寄託」為方法,使詞亦具有與「詩言志」相同的功能。 細觀「寄託」一法,必須由作品中找出詞旨及字詞之間的互應關係,與「聯章」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之,作者將以《花間集》中溫詞為研究範圍,觀察當時「聯章詞」的特色,以「文類」的角度,作為研究後世文人「聯章詞」的參考模式,是為本文最大的研究動機。
Other
1.張以仁(1996)。溫庭筠「菩薩蠻」詞的聯章性,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張靜二(19910400)。中西比較文學中的文類學研究--兼論文類移植問題。中外文學,19(11)=227,4-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以仁(19891200)。溫飛卿詞舊說商榷。臺大中文學報,3,99-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喬彬(1984)。飛卿詞藝術平議。社會科學戰線,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家駱(1974)。宋紹興本花間集附校注。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宏度(1965)。宋歌舞劇考。宋歌舞劇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華書局(1969)。全元散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承燾、吳熊和。詞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周濟(1990)。詞話叢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志勇(1996)。元人散曲新探。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昌集(1991)。中國古代散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蔭瀏(1985)。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任半塘(1987)。敦煌歌辭總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任半塘(1954)。敦煌曲初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弘治(1991)。詞學今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憲益(1969)。零墨新箋。零墨新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任二北(1978)。敦煌曲校錄。敦煌曲校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高承。事物紀原集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68)。荀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孫光憲。北夢瑣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惠言。詞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蕭繼宗(1983)。花間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