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貨幣政策操作目標之抉擇--兼論隔夜利率的情報內涵
書刊名:中央銀行季刊
作者:李榮謙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0:1
頁次:頁28-53
主題關鍵詞:貨幣政策操作目標隔夜利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34
     中央銀行為了達成期望的總體經濟目標,必須選擇適當的操作程序。主要國家之中央銀行一般係透過對銀行體系準備部位的管理,以實現其短期的貨幣政策操作目標,進而再由操作目標傳遞至中間目標及最終目標。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本行係以準備貨幣作為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並以貨幣供給量M2作為較重要的中間目標,據以達成物價安定及經濟成長等最終目標。就實際的運作情形而言,此一操作程序並未遭遇太大的困難,即使在近年來本行數度調降法定存款準備率之後,準備貨幣與M2的緊密關係亦沒有明顯的改變,因此現階段準備貨幣在作為操作目標的角色上仍相當稱職,從而並無立即改弦易轍的必要。伴隨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的發展,根據先進國家的經驗,貨幣乘數的不穩定性確實大為提高,此際維持短期利率的穩定則日形重要。多半是基於這個原因,主要國家之中央銀行目前大抵皆已轉向以短期利率為操作目標。本行自一九九0年代起除了設定符合M2成長目標之短期準備貨幣成長路徑之外,亦設定銀行同業拆款市場利率的狹小目標帶。此一作法,無疑會導致準備貨幣目標和拆款利率目標的衝突,進而礙及對 M2 的控制。這是因為,這二個操作目標在本質上是無法兼顧的。 解決之道,應是採行類如一九八0年代美國 Fed 之間接的同業拆款利率目標,並允許它有較大幅度的波動。至於直接的短期利率操作目標,就目前我國所具備的條件而言,尚不是十分的完備。 雖然如此,根據本文所作的實證結果也發現,隔夜利率影響一年內收益率曲線的利率期限結構預期理論可以得到支持, 而且以短期收益率曲線預測實質 GDP 亦能提供重要的情報訊息,因此,未來如果能夠建立中長期的利率指標,同時中央銀行也能明白傳達對短期利率的政策意圖,則以隔夜利率作為直接操作目標的條件將逐漸形成。屆時,即使法定存款準備率調降至較低水準而引起準備金需求的較大波動,則改變貨幣政策的操作程序將能維持貨幣政策的效力。 配合以利率為操作目標的發展,未來在制度面上尚有許多應該加強之處,例如金融業拆款市場目前存在的若干缺失亟需及早解決,其他如本行公開市場操作靈活度的強化,乃至於富有彈性之貼放窗口機制的建立,都必須在近期內作好準備。又為緩和短期利率的可能波動,本行也必須考慮採行落後制的準備金提存制度並建立法定清算餘額制度,以及補充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例如政府存款的移轉制度),否則以本行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而言,仍嫌不足。附帶一提的是,未來貨幣政策操作程序一旦改變,必須有充分的時間讓市場參與者進行必要的調整,同時中央銀行應建立政策的可信度,並展現使用新程序的決心。這樣作的好處是,能給予經濟體系各部門有充分的時間去調整其行為,而不致產生明顯的損失。
期刊論文
1.李榮謙(19891200)。控制貨幣總計數之短期策略--以美國的經驗為例。國際金融參考資料,28,6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ook, Timothy、Hahn, Thomas(1989)。The Effect of Changes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arget on Market Rates in the 1970s。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4(3),331-351。  new window
3.Cook, T.(1989)。Determinants of the Federal Funds Rate: 1979-1982。Federal Reserve Bank of Richmond: Economic Review,75,3-19。  new window
4.Gavin, Wiliiam T.、Karamouzis, Nicholas V.(1985)。The Reserve Market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M1 Announcements。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Economic Review,11-28。  new window
5.Goodfriend, Marvin(1991)。Interest Rates and the Conduct of Monetary Policy。Cam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34,7-30。  new window
6.Gray, Simon、Hoggarth, Glenn(1996)。Introduction to Monetary Operations。Bank of England: Handbooks in Central Banking,10。  new window
7.Hu, Zuliu(1993)。The Yield Curve and Real Activity。IMF Staff Papers,40(4),781-806。  new window
8.Mankiw, N. G.、Miron, J. A.(1986)。The Changing Behavior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1,211-228。  new window
9.Thornton, Daniel L.(1992)。Targeting M2: The Issue of Monetary Control。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t. Louis Economic Review,64,22-35。  new window
10.Haubrich, Joseph G.、Dombrosky, Ann M.(1996)。Predicting Real Growth Using the Yield Curve。Economic Review: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32(1),26-35。  new window
圖書
1.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1996)。直接金融對總體經濟影響與貨幣政策之調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榮謙(1996)。發展亞太金融中心與制度面條件的配合問題--兼論我國最適法定存款準備率。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榮謙(1996)。準備制度改革方向對貨幣政策之影響評估。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榮謙(1994)。強化本行貨幣政策操作效力的建議。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濟民(1996)。以控制短期利率為導向的貨幣管理--澳大利亞的經驗。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71110)。Federal Reserve Press Release。  new window
7.Heller, H. R.(19880427)。The Making of U.S. Monetary Policy, Seminar for Economic Policy。West Germany: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  new window
8.李榮謙(1997)。貨幣銀行學。智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李榮謙,李勝彥(1997)。跨世紀的金融體制改革與貨幣政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