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前十年的《銀行週報》與《錢業月報》
書刊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作者:毛知礪
作者(外文):Mao, Chih-lee
出版日期:1998
卷期:15
頁次:頁259-311
主題關鍵詞:國民政府金融史財政銀行週報錢業月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4
本文係國科會核准之八十六年度專題研究計劃:〈金融期刊與國民政府金融改革〉之研究--以《銀行週報》與《錢業月報》為例〉的第一章。原文除前言、結論外,共分四章十節,詳見本文之附錄(一)。目前已經定稿的是第一章、第三章全部、第四章第二節及六項附錄。其他章節已擬成初稿,尚待增刪補正。細究已經完成的部份,其中第一章,試探《銀行週報》與《錢業月報》,共分二節,簡介《銀行週報》、簡介《錢業月報》。
期刊論文
1.(1917)。發刊詞。銀行週報,1(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秦潤卿(1921)。本報發刊緣起。錢業月報,創刊號,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孝先(1933)。上海的錢莊。上海通志館期刊,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藹廬(1927)。本報十週年紀念。銀行週報,11(1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權時(1933)。本報使命的瞻前後顧。銀行週報,17(28)=80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寄廎(1936)。忽忽二十年。銀行週報,20(19)=95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寄廎(1926)。十年來之本報。銀行週報,20(19)=50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權時(1936)。寫在本報紀念特輯之前。銀行週報,20(19)=95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子密(1936)。二十年來本報進展概況。銀行週報,20(19)=950,17-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景根(1936)。本報二十週年感言。銀行週報,20(19)=950,19-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寄廎(1936)。上海市銀錢業業餘聯誼會籌備會告外界的幾句話。銀行週報,20(37)=968,27-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其樞(1921)。祝詞。錢業月報,創刊號,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28)。本報略史。錢業月報,8(特刊),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耿愛德(1934)。中國的貨幣恐怖。銀行週報,18(42)=87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陸兆麟(1921)。論錢業應創設補習學校之理由及其辦法導言。錢業月報,創刊號,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宮下忠雄(1957)。中國銀行制度史。中國銀行制度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斯煌。民國經濟史。民國經濟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鎮華(1991)。中國金融舊事。中國金融舊事。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寄廎(1992)。最近上海金融史(下冊)。最近上海金融史(下冊)。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滄水(1987)。上海銀行公會事業史。上海銀行公會事業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嘉年(1988)。中國徵信所始末。舊上海的金融界。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淼聲(1988)。朱博泉與上海票據交換所。舊上海的金融界。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權時、趙渭人(1978)。上海之錢莊。上海之錢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伯珩(1992)。錢莊學。錢莊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潘子豪(1967)。中國錢莊概要。中國錢莊概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秦潤卿。五十年來上海錢莊業之迴顧。五十年來之中國經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吾新民(1988)。舊上海錢業領袖秦潤卿。舊上海的金融界。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中國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全國銀行年鑑(民國二十六年),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