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室內POP設計與映像媒體結合應用的發展性--實驗教學研究
書刊名:商業設計學報
作者:郭挹芬 引用關係高惠瓊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
頁次:頁131-152
主題關鍵詞:POP設計映像媒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
     POP展示的靈活多變以及可直接面對顧客的臨場特徵,具有商品說明、動線誘導 的功能。並可結合商店空間設計發揮創意,強化商店新奇與美感訴求,是賣場中十分重要的 廣告媒體。然而資訊化社會已使人的溝通模式產生變革,透過網路或映像設施相互傳遞快速 大量且充滿聲光動態的訊息,值此文化形式的轉變,POP展示必須突破傳統靜態方式,才 能在賣場中引起顧客的注意,因此結合映像媒體、電腦技術是必然且可行的途徑。而經由大 阪萬國博覽會(1970年)至筑波科學博覽會(1985年)已充分運用尖端科技將展示形式推 展至極。所以援引其構成原理應用於POP上,則POP設計便有無窮的發展空間。雖然國外 已有許多實例,國內除少數非商業性展示如台中科學博物館、高雄工藝博物館等,能善加利 用外,以今年二、三月份對台中市的實地調查,只見少數應用電波媒體的展示形式,至於其 他鏡射光學原理運用與造形創意的開發,幾乎完全闕如。有鑒於此,於今年四、五月間結合 二專二年級構成與展示設計、POP設計課程進行實驗製作,以便了解問題,並尋求解決途 徑,期使該項經驗可供日後教學研究與相關業者開發應用的參考。
圖書
1.森祟、寺澤勉(1984)。ディスプレイ小辞典。東京:ダヴィッ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欓河(1988)。日本尖端科技藝術展覽專輯。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樊志育(1987)。店面廣告學。台北:樊志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盧明德(1985)。資訊媒體時代的藝術。台北:國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挹芬(1980)。錄影裝置藝術及其映像空間的應用之研究。台中:捷太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石井威望(1984)。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と未来社会。東京:中山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渡邊正治(1988)。展示映像事典。東京:丹青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株式會社電通(1988)。POP廣告。台北:朝陽堂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勝井三雄(1990)。現代デザイン事典。東京:平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森崇(1988)。ディスプレイ・デザイン。東京:ダヴィッ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榮久庵憲司(1992)。都市とデザイン。東京:電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