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析論中共對越南戰爭的群眾戰作為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林武彥
作者(外文):Lin, Wu-yen
出版日期:1998
卷期:64
頁次:頁1-29
主題關鍵詞:群眾戰戰術性群眾戰群眾爭取群眾組織群眾領導群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35
     群眾戰乃是以組織為領導核心,以群眾為主體,採取爭取群眾、組織群眾及領導群眾等具體作為藉以達成鞏固自體、消滅敵人的最高目標的一種戰爭行為。群眾戰的執行與運用,依軍事原則區分,有戰略性、戰術性、綏靖性群眾戰之別。但群眾戰的群眾,依先總統蔣公中正先生之見:「群眾戰的群眾,不是說人民就是群眾,我們的軍隊亦是群眾,敵人的軍隊與敵人方面的人民,都是我們的群眾,都應為我們所運用。」基於以上認識,本文試就戰術性群眾戰的觀點,分別就爭取群眾、組織群眾及領導群眾等三個面向,析論發生於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七日至三月十六日,為期二十八天,中共對越南所謂「邊境自衛選還擊作戰」中的群眾戰作為,並於結語中提出建議性管見,期能為鞏固自體奠定群眾戰基礎。
期刊論文
1.國炎(1979)。中(共)越南戰爭的戰略戰術。七十年代,111,3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文賢(19771200)。系統組織理論的主要模式。政治學報,6,191-2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培雄(1995)。從中共意識型態論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俊次(1976)。行政機關組織設計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Reitz, Joseph I.、林詩詮、鄭伯壎(1981)。組織行為。台北:中華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金鑑(1977)。動態政治學。台北:七友出版傳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chein, Edger H.、吳洋德(1975)。組織心理學。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防部(1984)。匪越作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經驗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政治工作經驗選編。中華人民共和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彩光(1985)。中共最新術語彙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五年)。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蔡孝乾(1978)。毛澤東軍事思想和「人民戰爭」之研究。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武彥(1982)。群眾戰。台北:覺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昇(1977)。政治作戰概論。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陸師成(1979)。辭彙。台北:文化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防部總政治部(1960)。國軍政工史稿。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杰(1972)。群眾戰。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姜占魁(1978)。機關組織與管理。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彭文賢(1977)。權變研究法的組織設計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正豐(1978)。革命民主政黨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長貴(1975)。組織社會心理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兆康(1988)。哲學概論。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March, J. G.、Simon, H. A.(1958)。Organization。New York:Wiley。  new window
20.任卓宣(1980)。思想方法論。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金鑑(1975)。行政學典範。中國行政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Schurmann, Franz(1966)。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3.袁文靖(1981)。越南戰爭史。台北:國際現勢周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虎(1996)。剖析中共對外戰爭。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Simon, Herbert A.(1976)。Administrative Behavior: A Study of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New York:Free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細川護熙(19980717)。駐日美軍應隨二十世紀結束逐步撤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彩光(1985)。人民戰爭。中共最新術語彙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五年)。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世憲(1976)。政策。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冊--政治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中正(1961)。中庸之要旨與將領之基本學理。蔣總統言論大辭典。吳環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中正(1984)。抗戰檢討與必勝要訣。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俞寬賜(1976)。戰俘。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國際關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中正(1984)。組織的原理與功效。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蔣中正(1984)。黨的組織建立與運用。先總統蔣公全集。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cott, W. G.(1965)。Field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New York:Rand-McNally。  new window
9.國防部(1984)。立功運動與戰後評功工作。匪越作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中正(1967)。對政治作戰的體認。總統訓詞選集。台北:政治作戰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虎(1996)。中共與印度邊界衝突。剖析中共對外戰爭。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防部(1984)。諒山會戰。匪越作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國防部(1984)。老街會戰。匪越作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國防部(1984)。高平會戰。匪越作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國防部(1984)。民力動員與運用工作。匪越作戰之研究。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彩光(1985)。三大民主、三大目的。中共最新術語彙編(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五年)。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