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進口替代與近代中國工業之發展--以棉紡織業為例
書刊名:東吳經濟商學學報
作者:陳善瑜
作者(外文):Chen, Shan-yu
出版日期:1998
卷期:23
頁次:頁263-287
主題關鍵詞:近代中國經濟工業化進口替代棉紡織業During the early modern period of the Chinese economyIndustrializationImport substitutionCotton indu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莊吉發(19700500)。中日馬關條約與上海日本棉紡織業的發展。大陸雜誌,40(10),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澤益(1949)。中英五口通商沿革考。中國社會經濟史集刊,8(1),81-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airbank, John K.、Eckstein, Alexander、Yang, L. S.(1960)。Economic Change in Early Modern China: An Analytic Framework。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9(1),1-26。  new window
4.李恩涵(19661231)。清末金陵機器局的創建與擴展。大陸雜誌,33(12),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隆盛(19750200)。馬關條約對中國棉紡織工業的扼窒(1895-1904)。歷史學報,3,279-2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滿紅(19860000)。口岸貿易與近代中國--臺灣最近有關研究之回顧。近代中國區域研究史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869-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承明(1956)。帝國主義在舊中國的投資。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杜恂誠(1990)。民族資本主義與舊中國政府(1840-1937)。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汪敬虞(1957)。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 第二輯(1895-1914)。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契波拉、張彬村(1989)。歐洲經濟史。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郝延平(1998)。十九世紀的中國買辦--東西間橋樑。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國史館史料處(1982)。中華民國海關華洋貿易總冊。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玉法(1992)。近代中國工業發展史(1860-1916)。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為楫、鄭則民(1993)。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選編與介紹。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嘉彬(1950)。廣東十三行考。臺中:私立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廷以(1986)。近代中國史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費慰愷(1978)。中國近百年經濟史(1870-1949)。臺北:華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宗智(1994)。中國研究的規範認識危機。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岡、陳鍾毅(1977)。中國棉業史。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友揆(1985)。中國的對外貿易和工業發展(1840-1948年)--史實的綜合分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Paauw, Donglas S.、Fei, John C. H.、石義行、邊裕淵(1976)。開放雙元性經濟社會過渡時期經濟成長--理論和東南亞國家之經濟研究。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顧志耐(1975)。近代經濟的成長率結構與擴展。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Feuerwerker, Albert(1995)。Studies i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Late Imperial China。Ann Arbor: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ew window
18.Hou, Chi-ming(1972)。Foreign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1840-1937。臺北:虹橋。  new window
19.Hsiao(1974)。China's Foreign Trade Statistics, 1864-1949。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0.Landreth, Harry、Colander, David C.(1994)。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  new window
21.吳承明(1987)。中國資本主義與國內市場。臺北:谷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嚴中平(1955)。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瑞德(1989)。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危機--晚近一些議題的評述。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滌新、吳承明(1990)。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中國資本主義。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真、姚洛(1957)。民族資本創辦和經營的工業。中國近代工業史資料。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lvin, Mark(1972)。The High-Level Equilibrium Trap。Economic Org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